[发明专利]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5453.6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彦;马保中;陈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1/00;C22B58/00;C25C1/22;C22B1/02;C01F7/441;C05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提取 煤矸石 中有价组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元的方法,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煤矸石进行活化,活化料硝酸加压浸出,浸出液经浓缩/低温热解,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加压吸收得到硝酸,循环使用;热解产物经水洗过滤后得到Na/K盐溶液和水洗固体产物;后者碱溶过滤后得到Fe/Ca/Mg富集物和碱溶滤液;碱溶滤液经纯化、种分,得到的氢氧化铝晶体用于制备氧化铝;种分母液经浓缩返回碱溶工序,镓在种分母液中循环富集至一定浓度后用于生产产品镓。本方法选用硝酸作为浸出介质,在较低能耗下实现硝酸介质的高效再生循环,并兼顾煤矸石中稀散金属镓的副产回收,实现煤矸石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为煤矸石处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支撑着全国60%的能源和73%的电力。煤矸石,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占煤炭总产量的10%~15%,截至目前,中国煤矸石堆存量超过50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3~3.5亿吨的速度逐年递增。煤矸石的堆存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矸石具有危害性,也具有资源性。煤矸石中含有丰富的铝资源及多种稀散金属,是潜在的可利用资源,部分矿区排出的煤矸石镓品位超过30g/t,达到了镓的工业级品位。然而,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目前还局限于土地复垦、回填矿区、电厂发电和建筑材料的制造等低值化利用领域,附加值较低,煤矸石中大量有用矿物成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鉴于我国高岭岩基煤矸石中氧化铝和稀散金属镓含量高的特点,若能有效的从中回收铝资源,并副产回收镓,不仅能够解决我国煤矸石大量堆存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铝土矿资源受制约的现状,是一个具备前景的煤矸石资源高附加值利用发展方向。
耿学文等在《高铝煤矸石碱石灰烧结法制备氧化铝的研究》一文中公开将高铝煤矸石经煅烧除碳、碱浸预脱硅、加入工业纯碱和石灰石混料烧结、溶出、碳酸化分解、煅烧等工序制备冶金级氧化铝产品,属于典型的煤矸石碱法提铝流程。
公开号为CN10251527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硅铝铁的方法。该方法将煤矸石破碎、粉磨、活化、硫酸浸出、中和分离铁和铝,得到氢氧化铝,属于典型的煤矸石酸-碱联合法提铝流程。
公开号为CN10897536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利用高铝煤矸石的方法。该方法将煤矸石或烧渣加酸后固化,再经酸化、溶出获得硫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经喷雾干燥、煅烧得到氧化铝初品,煅烧尾气用于制酸回用,属于典型的煤矸石酸法提铝流程。
然而,碱法仅适用于铝硅比高于3的矿物原料,煤矸石中铝硅比小于1;碱法烧结过程通常在1200℃以上进行,能耗较高,且过程中碳酸钠消耗量大,回收率仅55%左右;此外,每生产1吨氧化铝同步产出1~10倍硅钙渣,与固废处理宗旨“减量化”相违背。酸-碱联合法中酸介质不能再生循环,且杂质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分离,碱耗较高。煤矸石酸法提铝中目前仅涉及盐酸和硫酸;然而,盐酸腐蚀性较高,杂质铁基本被浸出,除杂纯化压力大;选用硫酸时硫酸钙结垢严重,酸浸渣为含硫硅渣,属于危废,且硫酸盐分解温度高,硫酸回用困难。
综上可见,科研工作者在煤矸石提铝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选用硝酸作为浸出介质,在较低能耗下实现硝酸的高效回用,并同步副产回收镓的煤矸石处理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元的方法,该方法选用硝酸作为浸出介质,在较低能耗下实现硝酸介质的高效再生循环,并兼顾煤矸石中稀散金属镓的副产回收,实现煤矸石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为煤矸石处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综合提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5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