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5872.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杜明科;雷龙宇;张云龙;王博玉;郭钊;苟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9/16;B23K9/23;B23K9/23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瑶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热处理 过程 双金属 复合 结构件 制备 方法 | ||
1.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选择低碳钢作为增材制备的基板材料,并采用机械清理的方法去除表面杂质;
步骤2:选择型号为ER50-6、H08MnA或ER49-1的碳钢焊丝作为钢侧用原料;选择型号为S201、HS211或HS216的焊丝作为用铜侧用原料;选择自制Cu-Ni药芯焊丝作为过渡层用原料;按照先钢侧,然后过渡层,最后铜侧的顺序,采用层间往返式增材工艺进行堆积,得到成型件;
步骤3:采用机械打磨和线切割结合的方式,对步骤2得到的成型件表面进行处理;
步骤4:对步骤3中所制备的成型件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低碳钢的型号为Q345B、Q275或Q2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u-Ni药芯焊丝包括有焊皮及药芯,焊皮为宽度7mm的T2纯铜带,药芯成分为100%的镍粉,镍粉的颗粒度为10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钢侧用焊丝的规格为Φ1.2-1.6mm;铜侧用焊丝的规格为Φ1.2-1.6mm;过渡层用焊丝的规格为Φ1.2-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增材工艺具体参数为:①钢侧:钢侧的堆积层数为15~20层;具体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为175~205A,焊接电压为20~25V,焊丝干伸长度10~15mm,焊接速度为5~8mm/s;保护气体为:体积分数为90%Ar+体积分数为10%CO2的混合气体,以上组分体积百分比之和为100%,气体流量15~20L/min;②过渡层:过渡层金属堆积层数为1~2层,具体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为210~235A,电压为22~26V,焊接速度4~6mm/s,焊丝干伸长度10~15mm;③铜侧:铜侧的堆积层数为15~20层;具体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为220~245A,焊接电压为23~27V,焊丝干伸长度10~15mm,焊接速度4~6mm/s;
其中,过渡层及铜侧选用的保护气体均为体积分数99.99%的纯氩气,气体流量15~2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焊接过程中摆动幅度均为3~3.6mm,摆弧频率均为4~4.5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成型件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粗糙度为1.6-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成型件的热处理工艺具体为:800~850℃淬火,保温30~60min,水冷;然后进行400~450℃回火,保温60~80min后,随炉冷却。
9.结合热处理过程的铜/钢双金属复合结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58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车载香水瓶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