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6072.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卜凡强;周宗民;李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环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295;H01B7/17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耐高温 散热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属于电缆领域,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包括电缆导芯和护套层,电缆导芯外侧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的内壁设有对接板,对接板为W型结构,缓冲层与对接板间固定有导热板,多个导热板等距排布,缓冲层外侧套接设有第一散热层,第一散热层的内侧设有装配槽,四个装配槽等角度均分设置在第一散热层的内壁,装配槽内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散热层,第二散热层为弧形结构,第二散热层内等距均分设有若干密闭的散热仓,散热仓均单独密闭设置,散热仓内均填充设有散热液,散热层的外侧套接有绕包层,护套层套接在绕包层的外侧,本方案能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散热性和阻燃性,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大多的阻燃性能不佳,不能很好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耐高温性及散热性也不佳,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可以通过带有对接板、导热板的缓冲层、带有散热仓、第一散热层及第二散热层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电缆导芯运行散热的热量通过阻燃填充层均匀传导,并通过对接板、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缓冲层与第一散热层间的第二散热层,从而达到快速散发电缆导芯热量,保持电缆导芯温度低于其外部温度的目的,避免电缆导芯内部运行温度过高而产生火灾隐患,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散热性和阻燃性,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燃耐高温散热电缆,包括电缆导芯和护套层,所述电缆导芯外侧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壁设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为W型结构,所述缓冲层与对接板间固定有导热板,多个所述导热板等距排布,所述缓冲层外侧套接设有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内侧设有装配槽,四个所述装配槽等角度均分设置在第一散热层的内壁,所述装配槽内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散热层内等距均分设有若干密闭的散热仓,所述散热仓均单独密闭设置,所述散热仓内均填充设有散热液,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外侧套接有绕包层,所述护套层套接在绕包层的外侧,所述缓冲层与电缆导芯间填充设有阻燃填充层。本方案通过带有对接板、导热板的缓冲层、带有散热仓、第一散热层及第二散热层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电缆导芯运行散热的热量通过阻燃填充层均匀传导,并通过对接板、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缓冲层与第一散热层间的第二散热层,从而达到快速散发电缆导芯热量,保持电缆导芯温度低于其外部温度的目的,避免电缆导芯内部运行温度过高而产生火灾隐患,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散热性和阻燃性,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导芯为等角度均分的四个,所述电缆导芯包括绝缘套、导体股线和中芯,所述导体股线采用1.5-2mm单丝绞合缠绕,所述中芯为高强度的芳纶纱。通过导体股线和中芯的电缆导芯结构设计,使电缆导芯具有一定的抗牵引力,在电缆铺设时不易发生损伤,有效提升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环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环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