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6547.5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金鑫;魏成雄;吴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6;C08F220/5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药物 结构 滞留 凝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双网络水凝胶壳
1.1)将丙烯酰胺、N,N'-双(丙稀酰)胱胺、壳聚糖、海藻酸钠、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溶于含有乙醇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中空模具中加热形成第一网络凝胶,其中,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为0.5~12小时;
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各物质浓度分别为丙烯酰胺0.5~200%(w/v)、N,N'-双(丙稀酰)胱胺0.01~0.4%(w/v)、壳聚糖1~15%(w/v)、海藻酸钠1~15%(w/v)、四甲基乙二胺0.01~0.5%(v/v)、过硫酸铵0.02~0.4%(w/v);
1.2)将步骤1.1)得到的凝胶置于盐酸水溶液中浸泡,浸泡过程中,壳聚糖中的氨基在盐酸水溶液中被质子化,并与海藻酸钠中的羧基通过静电吸附形成第二网络,得到双网络中空凝胶壳;
1.3)室温下,将步骤1.2)得到的双网络中空凝胶壳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得到双网络中空水凝胶壳,该中空凝胶壳可在胃液中溶胀防止通过幽门从而滞留在胃内;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形成的第二网络用于提高水凝胶壳的力学稳定性;该水凝胶壳可被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溶菌酶降解;
第二步,制备载药水凝胶核
2.1)将材料A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A溶液,其中材料A的浓度为5~50%(w/v);将药物添加到A溶液,得到含药的A溶液,其中药物与材料A的质量比为1:4~2:1;
所述的药物包括半衰期短的药物、在胃或小肠上部作用的药物、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易溶解吸收的药物、或在肠道环境中溶解度低的药物;
2.2)将步骤2.1)得到的含药的A溶液置于模具中,通过温和方法成型并脱模,得到载药核心,作为水凝胶核;
第三步,组装核壳结构水凝胶
将步骤2.2)的载药核心置于步骤1.3)得到的双网络中空水凝胶壳中,边缘用生物粘合剂密封,得到载药核壳结构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含有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盐酸水溶液浓度为0.1~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2)中,盐酸水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4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所述的材料A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海藻酸钠、氯化钙、果胶、结冷胶、硬脂酸镁、明胶、甘油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所述的药物为格列吡嗪、琥珀酸美托洛尔、盐酸二甲双胍、左旋多巴、维生素B2、甲巯丙脯酸、异搏定、呋塞米以及阿莫西林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药物缓释的核壳结构胃滞留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所述的温和方法为离子交联、冻融、压片、低温交联中的一种,不引入带有毒性的交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5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