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6790.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花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2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张伟彦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护理 穴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筒,所述端筒的顶端内部转动连接有点压头,所述点压头的两端分别为直径不同的球体结构,所述手柄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的内壁间转动连接有点压条,所述点压条的一端为勾形结构。本发明中,手柄的两端均具有两种不同的点压结构,从而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将传统中不同点压装置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个点压装置上,丰富了单个点压装置的穴位按摩效果;该装置通过180°旋转可以对点压头的两端进行位置切换,从而实现点穴笔和点穴椎的功能;该装置通过180°旋转可以对点压条的两端进行位置切换,从而实现按摩拍和拨筋棒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穴位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背景技术
穴位按摩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穴位点压装置就是可以对穴位进行点压按摩的装置,传统的穴位点压装置有按摩拍、点穴椎、拨筋棒和点穴笔等多种分类,每种点压装置都为单独使用,没有实现功能的统一。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穴位点压装置功能不统一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筒,所述端筒的顶端内部转动连接有点压头,所述点压头的两端分别为直径不同的球体结构,所述手柄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的内壁间转动连接有点压条,所述点压条的一端为勾形结构,所述点压条的另一端为板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点压头的中部前后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端筒的顶端前后壁均开设有一个能供第一转轴活动贯穿的第一转槽,且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贯穿第一转槽后十字形固连有四个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端筒的前表面竖向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端筒的前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珠,所述端筒的底端外周面螺旋套接有螺环,所述螺环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能与滚珠滑动连接的环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点压条的中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所述旋转空腔的前后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二转轴相匹配的第二转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空腔的上壁开设有上收纳腔,所述上收纳腔内弹性连接有能卡住点压条的板形结构的上限位卡块。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卡块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外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且靠近第一导向轴的所述上限位卡块的一端后表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面推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空腔的后侧内壁开设有侧收纳腔,所述侧收纳腔内弹性嵌接有侧限位卡条,所述侧限位卡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楔块。
优选的,所述旋转空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能活动贯穿楔块的第二导向轴,且所述第二导向轴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手柄的两端均具有两种不同的点压结构,从而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将传统中不同点压装置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个点压装置上,丰富了单个点压装置的穴位按摩效果;
该装置通过180°旋转可以对点压头的两端进行位置切换,从而实现点穴笔和点穴椎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花,未经刘军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