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036.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慧;苗迎;袁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616 | 分类号: | A61K31/616;A61K31/60;A61K38/21;A61P31/12;A61P31/1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阿司匹林 及其 代谢 产物 提高 干扰素 抗病毒 活性 抗病 毒药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提高干扰素(IFN)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盒。一型干扰素是临床治疗HBV等多种重大传染性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本发明通过细胞学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证实了水杨酸钠通过促进IFN诱导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促进了IFN介导的抗病毒能力,从而显著抑制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的感染。本发明涉及的阿司匹林及其产物水杨酸盐可用于与IFN联合用药治疗临床HBV等多种病毒的感染,提高临床IFN的广谱抗病毒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盒。
背景技术
病毒是临床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病毒种类的多样性和病毒的高频突变,靶向药物研发困难重重,尤其是针对突发病毒的威胁,能够选择的特效药十分有限,因此提升目前已有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今临床使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Interferons,IFNs)。干扰素是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产生。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等利用鸡胚绒毛囊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发现细胞产生一种能使未感染的细胞对随后入侵的病毒发生抵抗的蛋白,该蛋白干扰感染病毒的复制,因而被命名为干扰素。干扰素与不同的受体结合能够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主要是Janus激酶家族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家族途径,即JAK-STAT途径。干扰素一旦与其受体结合,将诱导JAK(JAK1/Tyk2)家族的酪氨酸磷酸化,磷酸化的JAK家族然后活化STATs蛋白。STATs蛋白活化后与IRF9形成复合体并进入核内,与调控元件ISRE结合,诱导ISGs(IFN-stimulated genes)的转录和表达,最终由这些ISGs执行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干扰素在机体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一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IFN-I)在广谱抗病毒方面的功能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其造价昂贵且临床抗病毒疗效欠佳,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如何提高IFN-I的治疗效率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病毒策略,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产物水杨酸盐提高临床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老药新用和联合用药的药物开发策略,提供了一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或其产物水杨酸盐)在临床辅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病毒药盒,所述药盒包括:含阿司匹林或其代谢产物的制剂;含干扰素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素为一型干扰素。
进一步地,所述含阿司匹林或其产物水杨酸盐的制剂中还包括可药用的药物赋形剂、载体或稀释剂。
进一步地,所述含阿司匹林或其代谢产物的制剂为注射剂或粉针剂。
进一步地,所述含干扰素的制剂中还包括可药用的药物赋形剂、载体或稀释剂。
进一步地,所述含干扰素的制剂为注射剂或粉针剂。
进一步地,所述含阿司匹林或其代谢产物的制剂促进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地,所述含阿司匹林或其代谢产物的制剂促进免疫细胞、纤维细胞或上皮细胞中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素诱导基因包括IFIT1、Viperin、ISG15、ISG54。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水杨酸钠对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