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足底健康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8371.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孙珅;许永崧;李昆;曹斌;马燕;郝晓琪;吴水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40/67;G16H50/30;G16H70/0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技术 足底 健康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移动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足底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使用穿戴式设备采集患者足底数据,利用低功耗蓝牙将足底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存储、显示并上传至云计算平台,远程医生通过Web客户端或智能手机实时查看患者足底数据,将反馈意见及时推送给患者等步骤。本发明设计利用智能穿戴式设备提取足底压力和微循环状态指标,通过智能手机和云计算平台实现对足底健康的远程监护,基于运动状态、压力分布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构建的模型可对足底健康进行专业分析,从而达到对足底健康进行专业管理及远程监护的目的,该方法可用于糖尿病足底溃疡并发症高危人群,以实现预防糖尿病足底溃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足底健康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致残甚至截肢,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病足预防的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检测方法如尼龙丝检查法,生物振动阈测量仪测定振动觉法,足部压力测定法等由于需要到医院检查,不能作为日常的例行检查方法对足底溃疡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且易受医生主观经验影响。而且当患者意识到足底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往往已是溃疡发生初期。所以如何在溃疡发生之前准确预测到足底循环系统病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随着智能穿戴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移动健康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佩戴穿戴式智能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测有关生理参数。而以数字化医疗产品为基础的健康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远程医疗监护成为可能。患者通过佩戴穿戴式传感器将生理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云端,医生可以实时调取云端的数据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提出治疗意见,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死亡率。而目前却还尚未有将此技术应用于足底健康管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足底健康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足底健康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穿戴式设备采集患者足底数据;
S2、利用低功耗蓝牙将足底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存储、显示并上传至云计算平台;
S3、远程医生通过Web客户端或智能手机实时查看患者足底数据;
S4、将反馈意见及时推送给患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支持该方法运行的硬件和软件两个基础部分,其中硬件包括所述穿戴式设备、智能手机和云计算平台,软件部分包括手机端APP软件、Web客户端软件、云计算平台应用软件、云计算平台数据库软件和足底健康模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戴式设备集成于棉质袜子,由若干压力传感器、塑料裸光纤传感器以及集成运动传感器的电子单元构成,所述穿戴式设备用于采集人体足底压力信号、微循环血流信号、加速度信号、角速度信号,并通过低功耗蓝牙将信号发送至智能手机进行储存、处理、显示并上传至云计算平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单元集成有光电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模拟开关、LED光源、运算放大器、电源管理及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集成有低功耗蓝牙。
其中,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集成的低功耗蓝牙通信模块,将患者足底压力、微循环血流信号、加速度信号以及角速度信号发送至患者手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工业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