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儿弱视斜视诊断矫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390.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杜敏晖;代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660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弱视 斜视 诊断 矫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弱视斜视诊断矫治装置,包括底板、升降机构、推进机构、定位机构和矫治机构,所述的底板右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底板左端安装有矫治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弱视斜视矫正治疗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传统在治疗弱视斜视的患者时,大都是医生拿着吸引注意力的物品从患者的斜视眼一侧向中心移动,对患者的斜视进行治疗作业,这种治疗方式浪费医生的时间,浪费医疗资源;二、现有的弱视斜视矫正装置在对患者进行矫治时,不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定位作业,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摆头的现象,降低了患者矫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儿弱视斜视诊断矫治装置。
背景技术
弱视斜视是一种先天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发生的疾患。目前,小儿发生弱视斜视的概率逐年增加,所以小儿弱视斜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对弱视斜视进行矫正辅助治疗设备。
然而目前的弱视斜视矫正治疗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传统在治疗弱视斜视的患者时,大都是医生拿着吸引注意力的物品从患者的斜视眼一侧向中心移动,对患者的斜视进行治疗作业,这种治疗方式浪费医生的时间,浪费医疗资源;二、现有的弱视斜视矫正装置在对患者进行矫治时,不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定位作业,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摆头的现象,降低了患者矫治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儿弱视斜视诊断矫治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提到的弱视斜视矫正治疗时存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弱视斜视诊断矫治装置,包括底板、升降机构、推进机构、定位机构和矫治机构,所述的底板右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底板左端安装有矫治机构。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U型板、垫块、定位圆杆、直杆、方杆、卡杆、顶升圆杆、方块、顶板、T型圆杆、滑动块、平杆、一号电机和动力螺纹杆,所述的底板左部安装有U型板,U型板上端中部左右对称安装有垫块,垫块左右两端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圆杆,定位圆杆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左右错位且前后对称安装有直杆,直杆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方杆,方杆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卡杆,卡杆上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顶升圆杆,顶升圆杆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方块,方块之间通过顶板相连接,方杆中部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T型圆杆,U型板上端中部左侧安装有平杆,平杆内开设有平槽,平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开设有动力螺纹槽,且滑动块右端连接在T型圆杆上,平槽下端内壁上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动力螺纹杆,动力螺纹杆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平槽上端下侧内壁上,且动力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动力螺纹槽内,能够带动推进机构运动到合适的高度,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
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方板、旋转圆杆、动力齿轮、L型转杆、定位圆板、卡位圆杆、平块、抵紧板、抵紧弹簧杆、卡块、插杆、抵紧块和滑杆,所述的顶板上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方板,方板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圆杆,旋转圆杆上前后对称安装有动力齿轮,旋转圆杆后端穿过位于顶板上后端的方板安装有L型转杆,旋转圆杆前端穿过位于顶板上前端的方板安装有定位圆板,定位圆板前端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卡位圆杆,位于顶板上前端的方板前端外壁上位于定位圆板下侧安装有平块,平块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卡块,平块下端外壁前侧安装有抵紧板,抵紧板上安装有抵紧弹簧杆,抵紧弹簧杆后端连接在卡块上,卡块上端安装有插杆,且插杆和卡位圆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平杆上端位于滑槽左侧安装有抵紧块,抵紧块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杆,且滑杆和卡块之间相互配合使用,能够为定位机构提供稳定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未经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