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及管材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587.3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伟;许凌;蒋婷;王明霞;刘刚;谭云鹏;朱大震;钱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Q7/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自动 切割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及管材切割方法,属于机械切割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工作台;切割单元,其设于工作台中部,执行管材切割动作;夹具,其设于工作台中部顶面,夹具位于切割单元前方,夹持待切割管材;上料单元,其设于夹具一侧的工作台顶面,上料单元沿朝向夹具的方向输送待切割管材;送料单元,其设于夹具另一侧的工作台顶面,送料单元沿远离夹具的方向输送切割后管材。本发明将待切割管材放置于上料单元,启动上料,将管材输送至夹具自动夹紧后,切割单元完成切割动作,切割后的管材由送料单元完成送料,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切割加工效率高,由于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大增加了人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切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及管材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管材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管材先进行切割才能便于后续的焊接、抛光、打磨等工序,而现有技术中管材切割过程往往是依靠切管机进行,其工作过程简单来说是手动将管材的端部伸入机床内,机床上的控制器通过驱动器驱使卡盘夹紧管材,然后机床的驱动电机带动管材旋转,最终通过径向进给的切刀切断管材,完成管材的切割。
现有的切管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管材的上料、送料过程基本都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对于管材切割长度的测量,人工测量质量参差不齐,误差因素较大,一些生产场景中,通过固定的板条阻挡来进行切割长度的控制,但是切管机一运行,管材和板条之间就会产生剧烈的摩擦,一旦切割管材就有可能造成管材飞出伤人事件,存在安全隐患。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5345128 A;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公开了一种自动切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切断管件的裁切装置,机架近裁切装置的进料端上设有用于托举管件的导向机构,机架近裁切装置的出料端上设有当裁切装置复位时拉动管件的待切割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待加工位置的进料机构。该申请案的切管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切管机,自动化程度更高,上料下料均可自动进行,但该申请案的切管机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对管材切割长度的控制复杂,且准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包括:
工作台;
切割单元,其设于工作台中部,执行管材切割动作;
夹具,其设于工作台中部顶面,夹具位于切割单元前方,夹持待切割管材;
上料单元,其设于夹具一侧的工作台顶面,上料单元沿朝向夹具的方向输送待切割管材;
送料单元,其设于夹具另一侧的工作台顶面,送料单元沿远离夹具的方向输送切割后管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可选地,所述工作台中部顶面贯穿开设有让位孔;
所述切割单元包括:
铰接座一,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中部顶面边沿处,让位孔位于铰接座一前方;
切割机,其一端底部与铰接座一铰接,另一端为刀片端朝向工作台前方布置;
气缸一,其底部通过铰接座二铰接于让位孔正下方的工作台底部,气缸一顶部伸缩杆从让位孔中伸出并与切割机中部底面铰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材自动切割设备,可选地,所述夹具包括:
底座,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中部顶面;
定夹爪,其固定于底座顶面后端;
动夹爪,其活动置于定夹爪前方,动夹爪与定夹爪形状相同且相互对称式布置;
端板,其竖直固定于底座前方的工作台顶面;
气缸二,其固定于端板前端面,气缸二的伸缩端穿过端板并与动夹爪前端面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