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样品注塑的打样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9186.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银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B29C45/17;B29C33/72;B29L3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捷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6 | 代理人: | 魏孝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样品 注塑 打样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样品注塑的打样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简易模座,所述简易模座上开设有十字滑槽,所述十字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左滑块座和右滑块座,所述简易模座上沿十字滑槽的中心分别设置有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与简易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公模仁与右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配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简易模座上位于公模仁和母模仁合璧缝隙的一侧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左滑块座上朝向型腔设置有斜抽柱。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同时可大幅缩短样品打样生产的周期,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样品注塑的打样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通常一些试验阶段的产品也会采用模具进行打样生产,然而现有的模具结构普遍较为复杂,这无疑会增加打样产品的试验周期,缺乏经济性和实效性,并且现有的模具注塑完成后,需要人工手动对残留在型腔内的碎屑进行手动清理,这样也会增加人工劳力的投入。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样品注塑的打样模具,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同时可大幅缩短样品打样生产的周期,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样品注塑的打样模具,包括简易模座,所述简易模座上开设有十字滑槽,所述十字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左滑块座和右滑块座,所述简易模座上沿十字滑槽的中心分别设置有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与简易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公模仁与右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配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简易模座上位于公模仁和母模仁合璧缝隙的一侧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左滑块座上朝向型腔设置有斜抽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模仁上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斜抽槽,所述斜抽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斜抽槽内,所述左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斜抽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槽内,所述斜抽柱上远离垫板的一端固定有长度大于连接槽长度的限位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中,左滑块座带动斜抽柱向外抽出使其脱离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滑块座的内部开设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内滑动连接有脱模盘,所述脱模盘上朝向型腔固定连接有若干脱模顶针,所述脱模盘远离脱模顶针的一端设置有可连接外部动力并驱动其滑动的动力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右滑块带动公模仁向外脱模一定距离后,脱模盘带动脱模顶针向产品方向滑动并将产品顶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简易模座上的吹气座以及设置在吹气座上的若干吹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吹气组件的设置,当产品脱模完成后,吹气组件向型腔内吹气,将型腔内的碎屑自动清除,以便于提高下一次注塑加工的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简易模座上固定连接有模盖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样品进行打样试验时,通过简易模座的设置,只需要设置相应的公模仁和母模仁,即可快速完成模具的设置制造,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同时可大幅缩短样品打样生产的周期,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银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银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