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RBN配体诱导Tau蛋白降解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9607.9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梁美好;黄文海;谷丽丽;沈正荣;曾申昕;王尊元;马臻;章迟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A61P25/28;A61P21/00;A61P25/16;A61P25/14;A61P25/20;A61P25/00;A61P27/12;A61K31/470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高燕 |
地址: | 3100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rbn 诱导 tau 蛋白 降解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药物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RBN配体诱导Tau蛋白降解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其中,n为1~10的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以及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以其独有的诱导蛋白降解机制,可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RBN配体诱导Tau蛋白降解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显示,每三秒就会有一例新的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AD)病例出现,2018年约有5000万AD患者,研究人员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是2018年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
Tau蛋白病理性异常高度磷酸化是AD的特征性早期病理改变,且其异常聚集于AD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当大脑产生神经退行性病变时,过度或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增多,并易与其它Tau蛋白形成线状细丝,后聚集成成对螺旋细丝,螺旋细丝堆积最终形成神经纤维缠结(Brain Res Brain Res ReV 2001,35(3):266)。过度或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使微管稳定性散失、线粒体功能障碍,并且具有神经毒性,影响神经递质的内部转运,并诱发炎症反应,形成异常结构的神经突触,进一步促进AD的发展进程(J Alzheimers Dis,2008,14(4):431)。
细胞内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一种蛋白降解系统,负责清除残次蛋白,具有依赖ATP、高效、高度选择性的特点,其催化部分是泛素化E3连接酶,但需要首先募集到需要降解的蛋白。PROTACs技术基于UPS原理设计而成,把目标蛋白配体和E3连接酶的配体用合适的化学键连接起来,从而可以识别靶蛋白且增强连接酶E3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而靶向泛素化强迫降解靶蛋白,且具有催化剂量、高效、高度选择性等特点(Chinese Journalof New Drugs.2017,26(22),2672)。泛素化系统与AD有着密切的联系(Journal ofCellularMolecular Medicine,2008,12(2):363),PROTACs技术很快就在老年痴呆领域有所开展,且表现出了很大潜力。
Cereblon是由人类CRBN基因编码的蛋白,CRBN同源基因是高度保守的,这表明它在生理学中的重要性。Cereblon与损伤DNA结合蛋白1(DDBl)、Cullin-4A(CUL4A)以及Cullin-1调节器(ROCI)组成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该复合体能泛素化一系列蛋白,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Cereblon是目前已知应用于PROTACs技术常用的一种E3连接酶。
苯基喹啉衍生物对Tau蛋白聚集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为较好的Tau蛋白配体,其中第二代的喹啉衍生物18F-THK5105为常用的Tau蛋白PET放射示踪剂。Okamura等(Brain,2014,137(Pt6):1762)研究报道:18F-THK5105的保留、密度与痴呆的严重及神经元丢失程度高度相关,18F-THK5105在AD患者的颞皮质沉积较多,而这一区域是已知的AD患者脑中过度或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积密度最高的部分。18F-THK5105在下颞叶皮质中的保留在AD患者和对照者中并不重叠,提示Tau蛋白影像具有诊断价值,支持18F-THK5105在AD研究中的应用。
由此,根据PROTACs策略,将THK5105作为靶向目的Tau蛋白的配体,可以使过度或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被泛素化降解,达到治疗或者缓解AD患者的目的。这样的设计策略已经有报道,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