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热点共享方法及大数据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1205.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华 |
主分类号: | H04W12/121 | 分类号: | H04W12/121;H04W12/08;H04W12/06;H04W4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人工智能 热点 共享 方法 平台 | ||
本申请是关于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热点共享方法及大数据云平台,针对每一信息通信网络集,从第一热点共享请求队列中确定出包含该信息通信网络集中所有信息通信网络的网络区域描述数据,依据网络区域描述数据的数据权限更新轨迹确定信息安全评价特征。其中,信息安全评价特征至少包括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指标数据,信息安全评价特征还用于确定该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的热点共享请求对应的访问入侵检测结果。如此,能够对信息通信网络进行网络区域描述数据的确定,从而依据对应的数据权限更新轨迹准确、完整地确定信息安全评价特征,为后续的访问入侵检测提供数据基础。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1251126.8”、申请日为“2020年11月11日”、申请名称为“基于人工智能和特征分析的热点共享方法及大数据云平台 ”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和热点共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热点共享方法及大数据云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共享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共享经济,能够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同时还能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加强社会各行各业的凝聚力。
此外,大数据和信息通信的不断优化为现目前的业务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热点共享作为共享经济模式的其中一种模式,能够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网络共享,从而提高云端和线上业务处理的效率。然而,热点共享中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和权限安全等问题是现目前需要慎重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热点共享方法,包括:
从已获得的第一热点共享请求队列中确定出各热点共享请求所处的信息通信网络;依据各不同信息通信网络中热点共享请求之间的请求对象的信息权限安全等级对各信息通信网络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信息通信网络集;其中,同一信息通信网络集中任意两个信息通信网络中的热点共享请求的请求对象的信息权限安全等级大于或等于设定等级;
针对每一信息通信网络集,基于该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从所述第一热点共享请求队列中确定该信息通信网络集对应的信息安全评价特征;其中,所述信息安全评价特征至少包括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指标数据,所述信息安全评价特征用于确定该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的热点共享请求对应的访问入侵检测结果;
基于所述信息安全评价特征确定该信息通信网络集中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的热点共享请求对应的访问入侵检测结果,采用预设人工智能模型对所述访问入侵检测结果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根据所述识别结果,将发起对应的热点共享请求的目标终端接入当前热点共享终端对应的热点网络中。
优选的,各不同信息通信网络中热点共享请求之间的请求对象的信息权限安全等级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从所述第一热点共享请求队列提取出各信息通信网络对应的网络参数分布;
将各信息通信网络对应的网络参数分布分别输入至预设的网络参数识别线程中以得到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热点共享请求的请求描述信息;
基于各热点共享请求的请求描述信息确定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热点共享请求对应的请求对象的信息权限安全等级;
其中,基于各热点共享请求的请求描述信息确定各信息通信网络中热点共享请求对应的请求对象的信息权限安全等级,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华,未经周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