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及养殖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3163.6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力力;刘建龙;柏宗春;孙倩;李胜;何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1/04;A01G20/00;A01G22/00;A01G2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希豪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补 禽植互作 生态 养殖 设施 养殖场 | ||
1.一种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包括建于发电场内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支撑柱、以光伏组件为顶且以光伏组件支撑柱为垂直支撑的禽殖舍及设于发电场内禽殖舍外土地上的植种区,其特征在于,依照阳光照射所述养殖设施投影到地面的日平均光照强度将所述植种区分为全阳区、半阴区及全阴区;在所述全阳区、所述半阴区及所述全阴区上分别相应种植适应不同光照强度的牧草品种;其中,以植种区内完全无遮挡空地处的日平均光照强度值作为标准L,全阳区日平均光照强度范围是0.75L≤L全阳区≤L,半阴区日平均光照强度范围是0.35L≤L半阴区0.75L,全阴区的日平均光照强度范围是L全阴区0.35L;其中,
禽殖舍沿着光伏组件自东向西依次包括育雏舍、育成舍及育肥舍;三者的面积比为1:2:1.5;
所述禽殖舍南侧植种区内从北向南依次设置半阴区、全阳区;所述禽殖舍北侧植种区从南向北依次设置全阴区及半阴区;植种区根据需要划分成若干区域并在各区域交叉边界上设置植区网状围栏;
所述禽殖舍北侧的半阴区及全阴区自南向北斜向上延伸形成斜坡,坡角为3~10°;斜坡坡顶向北水平延伸至相邻禽殖舍处形成相邻养殖设施的全阳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阳区种植喜阳牧草品种,包括苏丹草、紫花苜蓿、甜象草、苦荬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半阴区种植耐半荫蔽牧草品种,包括多花黑麦草、狼尾草、串叶松香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全阴区种植耐荫蔽的牧草和\或叶菜品种,所述牧草和\或叶菜品种包括白三叶、紫云英、菠菜、油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育雏舍四周设置禽区隔离带,在禽区隔离带内不种植牧草且在其内外两侧均设置禽区网状围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禽殖舍底部的粪污收集装置、设于植种区外西北侧用于对粪污收集装置收集而来的粪污废弃物堆肥发酵的地下发酵池及利用地下发酵池产生的沼气对禽殖舍冬季供暖的沼气燃烧炉;禽殖舍底部设有网床,水禽在所述网床上养殖,所述粪污收集装置刮粪板设在网床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种区四周边界设置植区网状围栏。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于光农互补的禽植互作生态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种区四周边界设置植区隔离带,植区隔离带内外两侧均设置植区网状围栏。
7.一种光农互补式禽植互作生态养殖场,其特征在于,依据光伏发电场的地形,由若干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生态养殖设施南北间隔排列形成生态养殖设施组,由若干生态养殖设施组东西间隔排列形成所述生态养殖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1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