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3862.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郝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镭镝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6L53/35;G01M3/28 |
代理公司: | 盐城亭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6 | 代理人: | 郭超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检测 漏点伴热 管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涉及检测漏点伴热管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管线本体、驱动机、状态报警显示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环形检测器、检测槽和压力传感片,环形检测器设计成圆环形状套在管线本体外侧使上下两个检测器均贴紧在管道上,并且压力传感片在移动过程中遇到漏点时,漏点处气流会区别于管线本体正常位置的气流,当压力传感片测出压力有较大变化位置时就能够发出信号,检测出漏。设置驱动机、移动转珠、平稳连接器可以带动环形检测器在热管外侧平缓移动检测漏点,可以在环形检测器检测出漏点时以声音和显示灯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漏点,及时进行修正,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漏点伴热管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
背景技术
伴热管线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层构成。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温度系数特性,且互相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热点及烧毁之虑。在生产实践中有些易凝结的介质,比如原油,重油等,在管路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逐渐降低,粘度逐渐增大,甚至会凝固影响生产。因此在输送这类介质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维持物料一定的温度。伴热是为了防止管道内物料结晶,凝固或者满足工艺需求,要物料保持一定的温度而采用的一种恒温或加热的方式。现有的伴热管线在检测漏点的工序一般是人工拿仪器进行检测,这种操作效率低下,物料温度变低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伴热管线在检测漏点的工序一般是人工拿仪器进行检测,这种操作效率低下,物料温度变低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带有检测漏点伴热管线,包括管线本体、驱动机、状态报警显示器,所述管线本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机,且所述驱动机的底端与管线本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状态报警显示器固定安装在驱动机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检测器,且所述环形检测器的内侧与管线本体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检测器内侧内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片,且所述压力传感片的后端与环形检测器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的后侧设置有平稳连接器,且所述平稳连接器的后端与驱动机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平稳连接器的前端设置有处理器,且所述处理器的两侧与平稳连接器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检测器,且所述环形检测器的上端与处理器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报警显示器包括语音环、显示灯和出音孔,所述显示灯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状态报警显示器的上端,所述状态报警显示器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语音环,所述语音环的外侧设置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的后端与语音环的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槽的后端与驱动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内部设置有移动转珠,且所述移动转珠的上端与移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转珠的下端设置有管线本体,且所述管线本体的外侧与移动转珠的下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上下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架,且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端与第一连接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上端卡孔连接有锁块。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本体内部设置有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的外侧与管线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的外端与绝缘层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管,且所述柔性内管的外雇固定安装在保温层的内部,所述柔性内管的个数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镭镝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镭镝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