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4071.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黄日鹏;朱伟华;李子烨;吴正扬;张俐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Q60/38 | 分类号: | G01Q60/3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场 激光 耦合 作用 悬臂梁 探针 成型 方法 | ||
1.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一片尺寸在微纳米范围内的硅片置于高精度显微镜下;
步骤二,将硅片的中部固定,调节飞秒激光性能参数;在硅片的其中一侧进行探针成型;
步骤三,进行飞秒激光照射硅片的同时,在硅片左右两侧施加水平电场;
步骤四,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一段时间后,成型出微悬臂梁探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硅片呈方体状,硅片的长度以及宽度为微米数量级,硅片的高度为纳米数量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硅片的尺寸为25×700×1.5μm3。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确保硅片表面光滑,且在高精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飞秒激光照射在硅片一侧的中部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飞秒激光的照射功率为75mW。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电场左极板为正极,右极板为负极,电势方向从左指向右。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电场强度为6×106V/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场与飞秒激光耦合作用微悬臂梁探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飞秒激光照射的时间为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0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