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轨迹的同步显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4341.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3/04845;G06F3/04883;G06F3/147;H04L12/18;H04N5/7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科韵***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轨迹 同步 显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轨迹的同步显示方法及系统,其中多终端为多个装有电子白板的Windows、iOS、Android、Web、H5、小程序的终端,该方法在用户涂鸦屏幕过程中,边绘制边将涂画的轨迹数据发送至参与互动的多个终端,从而实现多终端的实时同步显示;并且可以在发送过程中保存数据,当用户在中途因故退出并再次加入,也可以恢复之前绘制数据再次收看;同时在涂画过程中进行音视频通话、视频以及轨迹录音录像,用户可以回看录制的影像,提高电子白板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另外本发明提供多种绘制模式,绘制轨迹数据量小,轨迹数据实时同步,数据传输具备良好的抗丢包能力,可以满足线上协同办公、线上教学、远程协助等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白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轨迹的同步显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白板(Whiteboard,也称互动白板,简称白板)是汇集了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它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实时记录使用者在电子白板上的书写痕迹并予以保存,可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交流和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线上交流的要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其中一个客户端接收用户的滑动操作,并在用户的操作完成后,将用户的操作转换成操作数据,再传输至各个终端共享,供各个终端的用户观看。
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如下问题,终端需要在用户完成操作后才能记录数据并传输,延长了终端等待的时间,而且当用户涂鸦的内容多时,记录的数据容量大,终端传输的时间长,传输效率低;并且用户只能在当下进行数据互动传输时观看,当用户临时有事离开时,将无法观看互动内容,降低了用户的互动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用户轨迹的同步显示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因终端只能在当前观看,且终端等待时间长、数据容量大而导致数据传输慢、互动效率低且互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用户轨迹的同步显示方法,应用于设有第一屏幕的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SDK服务器连接,所述SDK服务器与多个第二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用户触碰所述第一屏幕时,在预设时长内连续获取第一用户触碰所述第一屏幕的若干个第一坐标点;
根据所述若干个第一坐标点与用户触碰所述第一屏幕时选择的绘制模式,生成并显示第一图像数据;
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SDK服务器,以使所述SDK服务器保存并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广播发送至所述多个第二终端,供所述多个第二终端同步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数据;
接收所述SDK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图像数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由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并发送给所述SDK服务器;
将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渲染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录制指令;
响应所述录制指令,启动预设的第一摄像头录制所拍摄所述第一用户的影像和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的互动影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用户触碰所述第一屏幕的操作,所述互动影像为所述第一屏幕渲染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或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影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渲染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的步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屏幕渲染过程中,连续截取所述第一屏幕变化的界面,得到多张第一变化图像;
将所述多张第一变化图像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影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若干个第一坐标点生成第一图像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