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倍角变化的天线俯仰波束控制结构及操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4815.8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龙;刘钊;曹颖颖;陈世豪;高王升;赵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H01Q15/14;H01Q1/42;H01Q1/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化 天线 俯仰 波束 控制 结构 操控 方法 | ||
1.一种倍角变化的天线俯仰波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射天线壳体(1)、副反射天线(2)、馈源(3)、电机(5)和轴角转换器(6);
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内侧设置所述副反射天线(2),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和所述副反射天线(2)之间设置所述馈源(3);
电磁波信号通过所述馈源(3)辐射到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后,由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反射到所述副反射天线(2)上,所述副反射天线(2)将所述电磁波信号反射通过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并照射目标;
所述副反射天线(2)连接并通过所述轴角转换器(6)调整角度,所述轴角转换器(6)连接所述电机(5)并通过所述电机(5)驱动;
所述副反射天线(2)一侧安装在连杆机构(4)一侧,所述连杆机构(4)另一侧连接驱动齿轮箱(7),所述驱动齿轮箱(7)连接所述电机(5);
所述驱动齿轮箱(7)内部安装齿轮组(8)和所述轴角转换器(6);
所述连杆机构(4)通过所述齿轮组(8)连接所述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所述齿轮组(8)啮合驱动所述连杆机构(4)转动;
所述连杆机构(4)带动所述副反射天线(2)转动;
所述轴角转换器(6)连接所述齿轮组(8)并通过所述齿轮组(8)和所述连杆机构(4)控制所述副反射天线(2)转动角度;
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两个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通过四个连杆首尾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馈源(3)包括角锥形喇叭和套筒喇叭,所述角锥形喇叭通过滑块和滚轮安装在所述套筒喇叭内部,所述馈源(3)通过所述锥形喇叭和所述套筒喇叭控制所述电磁波信号宽度;
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设置为半球壳体,所述副反射天线(2)设置在所述半球壳体内侧;
所述副反射天线(2)设置为圆形铝制平板,所述圆形铝制平板表面粘贴厚度为所述电磁波信号四分之一波长的刚性泡沫;
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内壁设置水平极化栅,所述水平极化栅采用铜丝和涤纶丝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筛网状织物在模胎上拉伸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角变化的天线俯仰波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反射天线(2)面向所述主反射天线壳体(1)一侧设置极化栅(9),所述极化栅(9)通过铜丝和涤纶丝交织组成。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倍角变化的天线俯仰波束控制结构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馈源(3)位于焦点O,所述馈源(3)辐射所述电磁波信号并照射在所述水平极化栅EMF上一点P,记为第一射线OP;
步骤S2,所述第一射线OP通过所述水平极化栅EMF沿水平方向反射并照射在所述极化栅(9)GH上一点C,记为第二射线PC;
步骤S3,所述第二射线PC通过所述极化栅(9)GH反射至目标A处,记为第三射线CA,CN设置为所述极化栅(9)GH的法线;
步骤S4,焦点O沿水平方向与所述水平极化栅EMF交于点M并与所述极化栅(9)GH交于点B,当所述极化栅(9)GH处于铅垂面时,此时所述第一射线OP辐射方向为OM;
步骤S5,当所述极化栅(9)GH由铅垂面位置转过θ角,所述极化栅(9)GH与铅垂面BQ形成夹角QBH,∠QBH=θ,所述第三射线CA与所述第二射线PC反向延长线形成夹角PCA,∠PCA=2∠QBH=2θ,所述法线CN平分∠PCA;
副反射天线(2)每转动θ角,第三射线CA转动2θ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8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磁涡流制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兼容全品类空调机组的物联网通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