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5204.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萍;宫玲;汪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20;F25B43/00;F25B49/02;F24F5/0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凝露 空气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制冷系统,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通过管路依次流经冷凝器、蒸发器后返回至压缩机,还包括防凝露调节系统,防凝露调节系统包括比例调节阀、第二截止阀、内循环冷凝器,比例调节阀连通安装于压缩机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之间,比例调节阀出口端还通过第二截止阀与所述内循环冷凝器进口端连接,内循环冷凝器与蒸发器耦合一体,内循环冷凝器出口端连通至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管路。本发明可通过防凝露调节系统自动调节供风温度,来防止被冷却设备出现凝露现象,能够高效地实现空气调节。另外,能够有效保护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是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工业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大功率发热动力设备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如钢厂切割设备、大功率雷达设备、大功率激光设备、大功率电源设备大功率发动机以及其他发热设备,随之而来的各种风冷冷却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但由于冷风温度不当,如当供冷风温度过低,或者被冷却发热设备受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导致被冷却发热动力设备出现大量的冷凝水,从而导致被冷却发热动力设备工作异常,或者内部线路烧毁,如何避免被冷却设备避免凝露需有效解决。
通常供风冷却设备通过提高设定冷风温度或采用辅助电加热提高冷风温度,提高设定冷风温度来避免被冷却发热动力设备出现大量冷凝水,但不能适应一年四级气候的变换,由于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导致当前的露点温度也在变化,更不能适应环境温度出现骤变的特殊场合,被冷却发热动力设备仍然会出现凝露现象;辅助电加热提高冷风温度能控制凝露不节能,特别对供电有要求的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空气调节装置存在容易凝露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制冷系统,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所述冷凝器配置有冷凝风机,冷凝器和冷凝风机设置于室外,所述蒸发器配置有蒸发风机,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设置于室内,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通过管路依次流经冷凝器、蒸发器后返回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凝露调节系统,所述防凝露调节系统包括比例调节阀、第二截止阀、内循环冷凝器,所述比例调节阀连通安装于压缩机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其中比例调节阀的进口端与压缩机出口端连接,比例调节阀出口端与冷凝器进口端连接,所述比例调节阀出口端旁路引出管路通过第二截止阀与所述内循环冷凝器进口端连接,所述内循环冷凝器与压缩机制冷系统中蒸发器耦合一体并共用蒸发风机,内循环冷凝器出口端与旁路连通至压缩机制冷系统中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管路。
所述的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并联连通比例调节阀。
所述的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调节系统还包括止逆阀,所述内循环冷凝器通过止逆阀旁路连通至压缩机制冷系统中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管路,其中止逆阀进口端与所述内循环冷凝器出口端连接,止逆阀出口端旁路连通至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管路。
所述的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比例调节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控制连接。
所述的防凝露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外以采集环境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蒸发器回风侧以采集回风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蒸发器送风侧以采集送风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蒸发器处以采集蒸发器温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传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5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技术图谱构建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