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5460.4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红;罗武生;刘荟琼;杨生泉;何争艳;向丽;唐亮萍;陈红梅;何燕灵;郑康浩;郑路杰;何杰;喻胜飞;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5B15/06;F25B41/40;F25B37/00;F25B33/00;F25B39/00;F28D21/0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戴玲 |
地址: | 41011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燃气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制冷 制热 系统 | ||
1.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100)和热泵装置(200),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100)包括蒸发器(110)、吸收器(120)、发生器(130)、冷凝器(140)和抽真空装置(160),所述蒸发器(110)包括蒸发器腔室(111)和设于蒸发器腔室(111)内的第一换热器(112),所述蒸发器腔室(111)内的介质为冷剂水,所述抽真空装置(160)与蒸发器腔室(111)连接,所述吸收器(120)包括吸收器腔室(121)和设于吸收器腔室(121)内的第二换热器(122),所述吸收器腔室(121)内介质为溴化锂溶液,所述蒸发器腔室(111)通过低温冷剂水蒸汽通道(101)与吸收器腔室(121)连通,所述发生器(130)包括发生器腔室(131)和设于发生器腔室(131)内的第三换热器(132),所述发生器腔室(131)内的介质为溴化锂溶液,所述第三换热器(132)内的介质为锅炉余热烟气,所述发生器腔室(131)通过管路与吸收器腔室(121)连接,所述冷凝器(140)包括冷凝器腔室(141)和设于冷凝器腔室(141)内的第四换热器(142),所述冷凝器腔室(141)内的介质为冷剂水,所述发生器腔室(131)通过高温冷剂水蒸汽通道(102)与冷凝器腔室(141)连通,所述冷凝器腔室(141)通过冷剂水通道(103)与蒸发器腔室(111)连通,所述热泵装置(200)包括热泵蒸发器(210)、压缩机(220)和热泵冷凝器(230),所述热泵蒸发器(210)包括热泵蒸发器腔室(211)和设于热泵蒸发器腔室(211)内的第五换热器(212),所述第三换热器(132)的出口通过一次降温烟气管路(3)与热泵蒸发器腔室(211)连通,所述第五换热器(212)内介质为低压冷剂,所述热泵蒸发器腔室(211)设有排烟口(213),所述热泵冷凝器(230)包括热泵冷凝器腔室(231)和设于热泵冷凝器腔室(231)内的第六换热器(232),所述第五换热器(212)出口与压缩机(220)连接,所述压缩机(220)与热泵冷凝器腔室(231)连接,所述热泵冷凝器腔室(231)与第五换热器(212)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100)还包括溶液热交换器(150),所述溶液热交换器(150)包括工作浓度溴化锂溶液走管程(151)和浓热溴化锂溶液走壳程(152),所述工作浓度溴化锂溶液走管程(151)的入口与吸收器腔室(121)连接、出口与发生器腔室(131)连接,所述浓热溴化锂溶液走壳程(152)入口与发生器腔室(131)连接、出口与吸收器腔室(1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12)进行热变冷的交换,其内的介质为冷冻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122)进行冷变热的交换,其内通入的为循环冷却水;所述第四换热器(142)进行冷变热的交换,其内通入的为循环冷却水;所述第六换热器(232)进行冷变热的交换,其内通入的是制备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燃气锅炉烟气的消羽和余热回收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低压箱体(5)和高压箱体(6),所述低压箱体(5)通过第一隔板(51)水平分隔成两个低压分箱体,其中一个低压分箱体构成蒸发器腔室(111),另一个低压分箱体构成吸收器腔室(121),所述第一隔板(51)与低压箱体(5)的顶部之间预留的间隙构成低温冷剂水蒸汽通道(101),所述高压箱体(6)通过第二隔板(61)水平分隔成两个高压分箱体,其中一个高压分箱体构成发生器腔室(131),另一个高压分箱体构成冷凝器腔室(141),所述第二隔板(61)与高压箱体(6)的顶部之间预留的间隙构成高温冷剂水蒸汽通道(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54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