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6372.6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饶润文;张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剂 流量 控制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其包括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管道,压缩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设置于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包括电子膨胀阀。制冷剂便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启闭对管道内的制冷剂流量变化进行控制,利用电子膨胀阀可在较大的可调节范围内进行小偏差的精确调节,避免电子膨胀阀影响阀前压力,解决了制冷剂流量长期处于较高压力状态造成能源较大浪费的问题,达到了制冷剂变流量的优化精准控制,同时降低了压缩机的运行负载,对整体装置有着良好的保护效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污泥干化技术的发展,低温污泥干化技术已慢慢成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之一。低温污泥干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低温干化系统产生的干热空气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对均摊在网带上的切条成型污泥进行干化的处理技术。
目前行业里面的污泥干化设备的热泵系统还是采用热力膨胀阀控制流量,使用传统的热力膨胀阀容易造成压缩机的运行负载高,消耗的能量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使用传统的热力膨胀阀容易造成压缩机的运行负载高,消耗能量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装置控制模块及管道;压缩机、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冷凝器、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装置控制模块与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连接;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包括电子膨胀阀、调节件及驱动模块;调节件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驱动模块与电子膨胀阀电性连接。
优选地,管道上设置主管压力计与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压力调节模块。
优选地,装置控制模块包括过热度优化给定单元与过程实时控制单元;过热度优化给定单元与过程实时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过热度优化给定单元包括过程数据采集模块、平稳性分析模块、支路管道特性计算模块及优化设定模块;过程数据采集模块与主管压力计、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平稳性分析模块与过程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优化设定模块、支路管道特性计算模块与平稳性分析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过程实时控制单元包括实时控制模块、电子膨胀阀调节模块及智能调节开度设定模块;电子膨胀阀调节模块与智能调节开度设定模块电性连接;智能调节开度设定模块与调节件电性连接;实时控制模块与调节件、压缩机压力调节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在等温条件下,所述压缩机内的压力变化值与制冷剂进出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变化值成正比关系。
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制冷剂变流量控制装置,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机组上电,将电子膨胀阀复位;步骤S1:获取压缩机排气温度;步骤S2:压缩机开机,获取模式选取信号;步骤S3:判断电子膨胀阀选择的模式,当选择的模式为自动模式,执行步骤S4:电子膨胀阀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值,电子膨胀阀实际开度按照实际温度值进行调节实际开度;当选择的模式为手动模式,执行步骤S5:手动模式下,电子膨胀阀按照初开度开启。
优选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41:电子膨胀阀选择自动模式;步骤S42: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正常时,电子膨胀阀实际开度按照当前的过热度进行调节;步骤S43: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时,电子膨胀阀实际开度按照当前的排气温度进行调节;步骤S44: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低时,电子膨胀阀的实际开度为最小开度。
优选地,步骤S4与S5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6:压缩机关机,电子膨胀阀调整到最小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