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装置和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6634.9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刘帅;王宾;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吴瑜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音频 信号 编码 方法 装置 编码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装置和编码器,涉及多媒体领域。该方法包括:编码器获取到三维音频信号的当前帧的第一数量个当前帧初始投票值后,根据第一数量个当前帧初始投票值,以及第六数量个在先帧最终投票值,获取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与当前帧对应的第七数量个当前帧最终投票值。进而,根据第七数量个当前帧最终投票值,从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中选取第二数量个当前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根据第二数量个当前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对当前帧进行编码,得到码流。从而增强帧之间信号方位的连续性,提高了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声像的稳定性,确保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音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媒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装置和编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收听者对语音、音频体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浸入式音频能够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例如,三维音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例如4G/5G等等)语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媒体音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音频技术是对真实世界中的声音和三维声场信息进行获取、处理、传输和渲染回放的音频技术,使声音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包围感及沉浸感,给收听者以“身临其境”的非凡听觉体验。
通常,采集设备(如:麦克风)采集大量的数据记录三维声场信息,向回放设备(例如扬声器,耳机等)传输三维音频信号,以便于回放设备播放三维音频。由于三维声场信息的数据量较大,导致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存储数据,以及传输三维音频信号的带宽需求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对三维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存储或传输压缩数据。目前,编码器先遍历候选虚拟扬声器集合中的虚拟扬声器,利用选取的虚拟扬声器对三维音频信号进行压缩。但是,若连续帧选取的虚拟扬声器的结果差异较大,导致重建三维音频信号声像不稳定,降低重建三维音频信号的音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三维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装置和编码器,由此可以增强了帧之间的方位的连续性,提高了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声像的稳定性,确保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音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编码器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编码器获取到三维音频信号的当前帧的第一数量个当前帧初始投票值后,根据第一数量个当前帧初始投票值,以及第六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与三维音频信号的在先帧对应的第六数量个在先帧最终投票值,获取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与当前帧对应的第七数量个当前帧最终投票值。其中,虚拟扬声器与当前帧初始投票值一一对应,第一数量个虚拟扬声器包括第一虚拟扬声器,第一虚拟扬声器的当前帧初始投票值用于表征对当前帧进行编码时使用第一虚拟扬声器的优先级。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包括第一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且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包括第六数量个虚拟扬声器。进而,编码器根据第七数量个当前帧最终投票值,从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中选取第二数量个当前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第二数量小于第七数量,表示第二数量个当前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是第七数量个虚拟扬声器中的部分虚拟扬声器;根据第二数量个当前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对当前帧进行编码,得到码流。
在虚拟扬声器搜索过程中,由于真实声源的位置与虚拟扬声器的位置不一定重合,会导致虚拟扬声器不一定能够与真实声源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且由于在实际的复杂场景下,可能出现有限数量的虚拟扬声器集合无法表征声场中所有声源的情况,此时,帧与帧之间搜索到的虚拟扬声器可能会发生频繁跳变,这种跳变会明显地影响听音者的听觉感受,导致解码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中出现明显的不连续和噪声现象。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选择虚拟扬声器的方法通过继承在先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即对于相同编号的虚拟扬声器,用在先帧最终投票值调整当前帧初始投票值,使得编码器更倾向于选择在先帧的代表虚拟扬声器,从而降低帧与帧之间的虚拟扬声器的频繁跳变,增强了帧之间的信号方位的连续性,提高了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声像的稳定性,确保重建后三维音频信号的音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