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6694.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孟庆佳;王晨辉;曾克;吕中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21/10;G08C17/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雨量 功耗 监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所述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与监测预警云平台无线连接。本发明针对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特殊性,采用光电/压电雨量传感器,以一体化、模组化、装配式、集成化的理念,研制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防护等级高、安装轻便、性能稳定的装配式智能分级雨量监测预警仪,提高了监测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发生频率较高且社会危害较大的是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持续降水和暴雨是形成崩滑流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监测暴雨和持续降水,并开展预报预测工作,是预防崩滑流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应用的雨量计,一般为简易雨量器、虹吸式雨量传感器和翻斗式雨量计等几种测量装置。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现阶段使用的雨量计存在安装不便、维护困难等问题,无法自动化识别雨情信息,不能实现智能化分级预警,为灾情研判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撑。
而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压电雨量传感器由于体积小、无机械配件,比其他技术的雨量计更为坚固耐用,敏感和可靠,易与嵌入式系统融合、嵌入智能算法,实现雨量监测的自动化、分级预警的智能化,在体积、重量、成本、功耗、可靠性和寿命方面都具有传统雨量计无可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通过自带的光电警报模块发出预警信息,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唤醒同区域的其它地质灾害监测设备,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监测数据发送到云平台;实现了雨量监测的全过程全天候实时智能监测预警,提升了地质害监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所述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压电雨量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
所述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与监测预警云平台无线连接。
所述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LORA通讯模块、全网通通讯模块、语音输出模块。
所述微控制器通过4G/NB-IoT网络与监测预警云平台通信连接,监测预警云平台与客户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时钟模块。
所述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锂电池,锂电池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锂电池连接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将锂电池的输出转换为微控制器、全网通通讯模块、语音输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压电雨量传感器所需要的电压。
所述语音输出模块连接声光报警模块。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雨量低功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针对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特殊性,采用光电/压电雨量传感器,以一体化、模组化、装配式、集成化的理念,研制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防护等级高、安装轻便、性能稳定的装配式智能分级雨量监测预警仪,提高了监测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监测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监测系统的雨量低功耗监测装置硬件连接框图。
图3为本发明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