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加工用的物料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6947.4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B01D53/86;B01D53/26;B01D53/00;B01D46/10;B01D5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工用 物料 干燥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橡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加工用的物料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活动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链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在总吹气管的上端。本申请通过从而无死角的进行烘干工作,并且在吸气口的上方固定安装一加热网,通过加热网来加热空气,使得从出气口吹出的风是热风,热风可以加快橡胶的水分蒸发,大大提高了烘干工作的工作效率,本申请解决了因为橡胶的摆放范围大,吹风口小而造成的橡胶烘干不彻底的问题,降低了烘干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橡胶加工用的物料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橡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干燥,干燥需要使用干燥装置;现有技术中,在对橡胶进行烘干时通常都是将橡胶置于风口下对着橡胶吹气,但是因为橡胶的摆放范围大,风口小的原因,至使有些橡胶不能被吹到,使得橡胶烘干的不彻底,从而烘干的时间大大加长,拖延了整体的产量产出;橡胶在烘干的时候会散发出一些有害气体,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加工用出料干燥装置不能很好的对这些有害气体进行处理,这些有害气体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橡胶加工用的物料干燥装置,具有烘干快,环保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加工用的物料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链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在总吹气管的上端,所述总吹气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总吹气管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壳体背部下方,所述壳体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二管道与吸气口连通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固定安装有加热网,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三固定板上方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固定板上方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面上围绕所述盛放槽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内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导流腔连通设置,且所述导流腔对应所述盛放槽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设置有承载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中心位置倾斜设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门把,所述箱门上开设有观察窗,利用门把可以轻易的打开箱门,可以方便进行橡胶的取放,后续也可以通过观察窗来观察内部橡胶的烘干程度,从而决定橡胶烘干后续的取放工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出气口的大小间距均相同,设有五个出气口可以全面覆盖盛放槽,使盛放槽里面的橡胶更好的烘干,并且大小间距均相同,可以将空气平均的吹在橡胶的每一个角落,不会过大与过小,避免了因为气流不均匀而造成的烘干不彻底。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总吹气管与壳体的连接部分设有密封套圈,密封套圈可以使整个壳体密封不会漏气,从而达到了壳体内部的空气循环,可以有效的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反复进行吸附,使有害物质最终减少到人们能够接受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未经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