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7202.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严文灿;任森丽;汤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50 | 分类号: | B60Q1/5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人群 乘车 识别 提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车内是否有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根据识别的乘客是否为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选择是否显示并提醒后车,可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份来进行不同显示。本发明识别车内是否有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根据识别的乘客是否为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选择是否显示并提醒后车,可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份来进行不同显示,可以提醒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照顾特殊人群,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涵盖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制备汽车、智能交通等领域,即车联网集成了上述诸多技术领域。车联网目前应该是人、车、路的网络化、智能化。车联网有助于在驾驶过程当中让车更加安全,让人更加舒适,让路更加畅通。目前车辆网向车主主要提供的服务是集导航、安全、通信、生活信息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车联网还可以提供远程诊断、应急诊断等服务内容,车载通信能够提供呼入和紧急呼出的工作。
随着汽车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离不开汽车,像孕妇、残疾人或者儿童等特殊人群在生活中也避免不了乘坐汽车,特殊人群在乘车时会有上下车不方便,怕晕车和颠簸等问题,需要司机在开车过程中尽量车速降低和车辆平稳,目前还没有提醒后车和司机车内有被需要照顾的特殊人群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识别车内是否有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
2)根据识别的乘客是否为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选择是否显示并提醒后车,可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份来进行不同显示。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车内是否有特殊人群为手动识别。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车内是否有特殊人群为自动识别。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识别为车内设置有孕妇、婴儿、老人、病人等按钮,由乘客根据自身情况按下按钮。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识别为打车软件注册时填写个人信息,从而判断乘客是否为特殊人群。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识别也可为当目的地为医院、敬老院、幼儿园等特殊地点时判定乘客是否为特殊人群。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识别也可为通过红外摄像头检测乘客的身高、体温、脸部识别来判定乘客是否为特殊人群。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提醒后车的方式为通过投影灯投影到汽车的后窗玻璃上。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当车内确认有特殊人群时,通过蜂鸣器提醒司机谨慎驾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识别车内是否有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根据识别的乘客是否为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选择是否显示并提醒后车,可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份来进行不同显示,可以提醒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照顾特殊人群,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见图1,一种特殊人群乘车识别和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识别车内是否有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
2)根据识别的乘客是否为需要被照顾的特殊人群选择是否显示并提醒后车,可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份来进行不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青铜文物专用智能文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