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绳绳弹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7612.4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世;裴吉星;白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拾壹德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F41H13/00;F41G1/46;F41A19/07;F41A1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绳绳弹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双绳绳弹枪,包括双绳绳弹组件和击发器,双绳绳弹组件通过击发器的快换机构连接在其前端。使用时通过按压击发器的扳机按键触发扳机,扳机释放击针后,击针撞击双绳绳弹组件的弹体,弹体在双绳绳弹组件内爆炸并产生高压气体,推动绳弹壳体上层和下层的加速通道内的两对活塞高速运动,活塞带动双绳绳弹组件的两对牵引头及与其连接的两根绳索高速飞向目标,两根绳索与目标接触后快速缠绕住其上肢和下肢,对目标形成双重牢靠束缚。本发明为一种器械,可使相关人员远距离完成抓捕过程,保证了相关人员的安全,并且其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实现了一发双绳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成功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双绳绳弹枪。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远距离绳索装置大多为单绳装置。单绳装置在抓捕过程中只能一次绑住目标的上肢或下肢,剩下的下肢或上肢仍可活动,此时目标仍可能对相关人员及群众造成伤害。因此一种一次可发射出两根绳索的装置对于相关人员的工作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可以远距离完成抓捕过程并且一次发射出两根绳索的双绳绳弹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绳绳弹枪,包括击发器和双绳绳弹组件,双绳绳弹组件通过击发器的快换机构安装在其前端。
所述的击发器包括击针组件、外筒、扳机组件、保险帽、快换机构、瞄具、瞄具支架。击针组件安装在外筒内部的后端,用于击发双绳绳弹组件中的弹体;扳机组件固定在外筒内部,位于击针组件的前端,用于卡住或释放击针组件的击针;保险帽通过销轴与外筒铰接后,罩在扳机组件的扳机按键的上方,防止双绳绳弹枪在携带过程中扳机按键被误触发;快换机构位于击发器的前端,用于双绳绳弹组件与击发器的快速连接;瞄具通过瞄具支架固定在外筒的前端,辅助相关人员快速瞄准目标。
所述击针组件包括击针管、击针、击针弹簧、击针复位导杆、击针复位滑块、击针复位拉杆、击针回复弹簧、击针复位拉环、击针复位挡柱。所述击针管固定在外筒内部,击针和击针弹簧安装在击针管的第一光孔内,击针弹簧被压缩后抵在击针后端的轴肩上,击针前端的轴肩压紧在扳机组件的扳机的右侧面上;击针复位导杆的前端与击针复位滑块固定连接,其后端与击针复位拉杆的前端连接后,与击针复位弹簧同轴安装在击针管的第二光孔内;击针复位拉环穿过击针复位拉杆尾部的小圆孔,隐藏在击针管尾部的凹槽内;固定在击针上的击针复位挡柱穿过击针管第一光孔侧壁上的缺口,在击针复位滑块的带动下可沿击针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扳机弹簧、扳机镶筒、扳机按键。所述扳机下端的短轴与扳机弹簧安装在固定到外筒上的扳机镶筒内,扳机上端的短轴穿过外筒上部的通孔与扳机按键连接。
所述外筒、套管、顶柱、锁止弹簧、锁止外环、螺钉、钢球构成了击发器的快换机构。套管镶嵌在外筒前端面上的半圆形盲孔内,并且凸出外筒的内表面,顶柱和锁止弹簧按前后顺序装入套管内,锁止外环套在外筒前端,顶柱前端的球头在锁止弹簧的推动下顶在锁止外环的内端面上,固定在锁止外环上的螺钉卡入外筒前端的L型凹槽内,并且可在L型凹槽内滑动,因此锁止外环可以沿外筒周向小角度转动和沿轴向小距离滑动,钢球安放在外筒前端周向均布的三个球孔内,锁止外环内表面上有可容纳半个钢球的环槽,当锁止外环的环槽与外筒的球孔对齐时,钢球可进入环槽内。快换机构可以保证已使用过的双绳绳弹组件快速从击发器上拆卸下来,并能快速装上新的双绳绳弹组件,满足双绳绳弹枪快速重复发射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拾壹德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拾壹德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