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8007.9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官承柱;官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官承柱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3G3/00;H02K7/18;H02J7/32;H02J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提升 势能 研发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底座和采油,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游梁杆、横梁驱动点、连杆、曲柄、驱动电机、主机支架、智能控制器和势能发电系统平台,主机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游梁轴承座,游梁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游梁杆,游梁杆的表面设置有横梁驱动点,横梁驱动点、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曲柄活动套接以及应用方法。本发明涉及采油提升机技术领域。该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及其势能研发应用方法,解决了抽油机运行中的不平衡缺点,加长了抽油机的冲程,将抽油杆垂直运行势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带动直流发电机发电、并回收返馈应用,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采油提升机的生产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提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开发技术领域:采油提升机是必备的生产设备,在我国油田采油深度一段在1000米至3000米,具有相当量的深度,采油泵也必须按装到油层液面范围,下潜抽油泵由抽油杆连接,粗略计算每口采油提升泵的重量约在4吨至12至吨的范围。
但现有的采油提升机存在以下问题;
1.当前油田常规采油提升机多为游梁式抽油机,采油端由抽油杆、抽油泵组成,驱动端由驱动电机、变速箱、和曲柄组成。提升机运行总功效率均为12%--23%,最高可达30%,这种能耗大的采油设备导至采油成本过高。
2.随着老油田的注水开发,油田已经开始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当前只有不断提高采液产量,才能以液保油,这是注水采油田保证原油稳产的必然趋势,这种开采的特点,必需加大抽油机的提升冲程,而现应用的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机型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长冲程、低冲次的生产要求。
3.在驱动电机带动抽油机运行期间:当抽油杆、抽油泵上冲时段,采油管内液体向上运动,驱动电机做正功,当抽油杆和抽油泵回落时段:抽油杆和抽油泵的自重作用,贯性下的势能反拖驱动电机作负功,因此驱动电机在上、下冲程的运行中,承受着相差较大的交变负荷,造成了抽油机工作运行中的不平衡。
4.抽油机的运行不平衡将给抽油装置带来严重危害,如:浪费电功率,降低驱动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引发抽油机的机械振动,造成曲柄旋转速度不均匀、折断抽油杆等机械故障。
5.在供电方面:由于抽油机的驱动电机在生产运行中,承担的负荷变化差异太大,选配驱动电机功率必需选大为标准,呈现了“大马拉小车”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加大了设备投入功率,同时还降低了供电网络的匹配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能耗较大、不能满足长冲程、低冲次的生产要求,在上、下冲程的运行中,承受着相差较大的交变负荷,造成了抽油机工作运行中的不平衡、费电功率,降低驱动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引发抽油机的机械振动,造成曲柄旋转速度不均匀、折断抽油杆等机械故障,同时还降低了供电网络的匹配利用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油提升机的势能研发,包括底座和采油,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游梁杆、横梁驱动点、连杆、曲柄、驱动电机、逆变器、主机支架、智能控制器和势能发电系统平台。
所述主机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游梁轴承座,所述游梁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游梁杆,所述游梁杆的表面设置有横梁驱动点,所述杠杆横梁驱动点、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曲柄装置活动套接。
所述游梁杆设置有驴头和遥控配重系统,所述遥控配重系统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粗调配重块和遥控细调配块,所述驴头的表面设置有悬绳器,所述遥控配重系统设置在驴头相互对应的一端。
所述势能发电系统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直流发电机和充电控制器、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表面设置有逆变器和变频器,所述直流发电机与驱动电机同轴联接连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官承柱,未经官承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