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8581.4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邢继;王广飞;于沛;李杰;房丽萍;李丽娟;陈彦霖;赵斌;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3/10 | 分类号: | G21C13/10;G21C15/14;F22B1/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蒸汽 发生器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事故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快速冷却子系统、中压安注子系统和排污子系统;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通过第一注入管线与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管道连接,快速冷却子系统通过第一排放管线与蒸汽发生器的主蒸汽管道连接,中压安注子系统通过第二注入管线与压力容器的冷管段连接,排污子系统通过第二排放管线与蒸汽发生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快速冷却子系统、中压安注子系统和排污子系统进行配合运行,能够在SGTR事故后防止破损蒸汽发生器发生满溢,确保事故后放射性物质释放满足法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事故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事故(SGTR)是压水堆核电厂的设计基准事故之一,根据压水堆运行经验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十余起,对于该类事故的处理,有着较为严格的放射性后果验收准则。SGTR事故下,破损蒸汽发生器可能发生满溢,放射性物质较高的流出物通过大气排放阀或安全阀将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因此核电厂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蒸汽发生器满溢。
目前国内在役的二代及二代改进型电厂设计中,不具备完善的SGTR事故后的应对措施。例如国内在役的M310机组,采用的高压安注泵设计,注入压头较高,使得一回路降温降压速率较慢,加剧了一次侧向二次侧的泄漏;快速冷却子系统及辅助给水子系统为手动调节,事故后通过操作根据一回路的降温降压速率手动调节辅助给水系统及快速冷却系统调节阀的开度,起不到一回路快速降温降压效果,且事故后30分钟不干预时间内蒸汽发生器还存在满溢的风险;排污子系统未设置防满溢排放管道,事故后如果正常排污管线可用,仅是通过正常非安全级的排污管线排放,若不可用,则无法缓解事故蒸汽发生器满溢风险。
因此,对于现有设计,在SGTR事故后很难避免蒸汽发生器满溢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通过设置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快速冷却子系统、中压安注子系统和排污子系统进行配合运行,能够在SGTR事故后防止破损蒸汽发生器发生满溢,确保事故后放射性物质释放满足法规要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快速冷却子系统、中压安注子系统和排污子系统;
蒸汽发生器通过热管段与压力容器连接,主泵通过冷管段与压力容器连接,主泵通过过渡段管线与蒸汽发生器连接,
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包括辅助给水贮存箱、辅助给水泵和第一注入管线,辅助给水贮存箱通过第一注入管线、经辅助给水泵与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管道连接;
快速冷却子系统包括消音器和第一排放管线,消音器通过第一排放管线与蒸汽发生器的主蒸汽管道连接;
中压安注子系统包括内置换料水箱、中压安注泵、第二注入管线,内置换料水箱通过第二注入管线,经中压安注泵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三个环路注入管线连接,并通过三个环路注入管线与压力容器冷管段连接;
排污子系统包括鼓泡器和第二排放管线,鼓泡器设于内置换料水箱内,鼓泡器通过第二排放管线与蒸汽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设于辅助给水泵与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管道之间的第一注入管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给水步进调节子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动隔离阀组件,第一电动隔离阀组件设于辅助给水泵与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管道之间的第一注入管线上且位于流量调节阀的下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隔离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第一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