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药物递送泵的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8584.8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劳顿·劳伦斯;保罗·F·本特四世;马克·A·戴斯迪法诺;伊恩·P·达丹妮;伊恩·B·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姆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45;A61M5/158;A61M5/162;A61M5/168;A61M5/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侯晓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药物 递送 驱动 机构 | ||
一种用于在药物泵中与药物容器一起使用的驱动机构,所述药物容器具有筒体和柱塞密封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拴系件、电致动器和齿轮交接体。所述齿轮交接体的旋转由所述致动器控制。齿轮组件可旋转地与所述齿轮交接体接合。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主齿轮和调节机构。所述拴系件的释放由所述齿轮组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计量。活塞连接到所述拴系件,并且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且被构造来在所述容器内轴向地平移。偏置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且在所述活塞与所述驱动外壳之间保持在储能状态中,其中通过所述拴系件的释放,来控制所述偏置构件从其储能状态进行自由伸展以及控制所述活塞的轴向平移。
本申请是第201680021169.2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基于国际申请PCT/US2016/021585,申请日为2016年03月09日,发明名称为“用于药物递送泵的驱动机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3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130,318、2015年3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134,226、2015年4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147,435、2015年8月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201,456以及2015年10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242,929的优先权,所有这些申请均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包括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递送泵。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药物物质的受控递送的驱动机构、具有此类驱动机构的受控药物递送泵、操作此类装置的方法,以及组装此类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药物的肠胃外递送(即,通过除经过消化道以外的手段进行的递送)出于多种原因已成为期望的药物递送方法。这种通过注射进行的药物递送形式可增强所递送的物质的效果,并且确保未变化的药品在明显的浓度下到达其预期位点。类似地,通过肠胃外递送可潜在地避免与其他递送途径相关联的不期望的副作用(诸如全身毒性)。通过绕过消化道,可避免由消化道和肝脏中的催化酶导致的活性成分的降解,并且确保必需量的药物在期望的浓度下到达靶向位点。
传统上,采用手动操作的注射器和注射笔来向靶标递送肠胃外药物。最近,通过使用针和储液器施用大剂量注射、连续通过重力驱动的分配器或通过透皮贴片技术来实现液体药品到身体中的肠胃外递送。大剂量注射可能不完全匹配靶标的临床需要,并且可能在给予丸剂注射的特定时间需要比期望剂量更大的个体剂量。通过重力进料系统连续递送药品会损害移动性和生活方式,并且使疗法限于过分简单的流动速率和曲线。另一种形式的药物递送(透皮贴片)类似地具有其限制因素。透皮贴片常常因为功效而需要特定分子药物结构,并且对通过透皮贴片进行的药物施用的控制受到严格限制。
已开发出便携式输液泵来向靶标递送液体药剂。这些输液装置有能力提供满足大剂量要求的复杂流体递送曲线、连续输液和可变流动速率递送。这些输液能力通常引起药物和疗法的更好功效和对患者系统的更少毒性。当前可用的便携式输液装置是昂贵的,难以针对输液进行编程和准备,并且往往体积大、沉重且非常易碎。填充这些装置可能是困难的,并且需要患者携带预期的药品以及填充附件两者。所述装置常常需要专门的护理、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预期长期使用的适当功能性和安全性,并且对于患者或保健提供者来说没有成本效益。
与注射器和注射笔相比,泵型递送装置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明显更方便,因为药物剂量可在白天或夜里的任何时间被计算并且自动递送给患者。此外,在与代谢传感器或监测器结合使用时,泵可被自动控制以基于所感测或所监测的代谢水平在适当的需要时间提供适当剂量的流体介质。因此,泵型递送装置已成为各种类型的医学症状(诸如糖尿病和类似的症状)的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姆根有限公司,未经安姆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行间底肥秸秆柱加工和施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术类试卷评卷的逻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