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9262.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祥;郑宋玲;梁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柏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68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隔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墙体单元,还包括固设于固定部顶端的延伸部,延伸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包括一端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开口的竖板,竖板背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固设有横板;横板沿固定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挡板,挡板背向横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接触,第一连接板沿固定部厚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卷轴,卷轴外侧卷设有卷帘片,卷帘片的一端固设于卷轴的外周面,卷帘片的另一端固设于挡板背向横板的一端,固定部以及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装饰面层。本申请具有提升了装配式内隔墙的适配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隔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内隔墙是指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墙,内隔墙一般不承重,要求其轻薄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隔声性能。
相关技术中,为便于内隔墙的安装与拆卸,通常采用装配式内隔墙进行施工。装配式内隔墙通常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墙体单元,通过预设尺寸选择墙体单元的数量,将墙体单元组合成为内隔墙整体,再将内隔墙整体的顶端与底端通过预埋件与室内地面或室内顶壁进行连接,实现内隔墙的安装。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墙体单元的尺寸以及室内地面与顶壁之间的距离均为固定尺寸,对装配式内隔墙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出现将一定数量的墙体单元拼装完成后,与室内屋顶的结构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情况,当这一距离小于单个墙体单元的高度时,还需要对墙体单元进行进一步的裁切加工,将单个墙体单元的高度进行调整至满足安装要求,造成装配式内隔墙的适配性较低,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装配式内隔墙的适配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结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墙体单元,还包括固设于固定部顶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朝向固定部的U型,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一端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开口的竖板,所述竖板背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垂直固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固设于固定部;
所述横板沿固定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背向横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固定部厚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沿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卷轴外侧卷设有卷帘片,所述卷帘片的一端固设于卷轴的外周面,所述卷帘片的另一端固设于挡板背向横板的一端,所述卷帘片的外侧面与挡板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固定部以及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装饰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一定数量的墙体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固定部,将固定部底端固定于室内地面,当固定部顶端高度与室内屋顶的结构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且这一距离小于单个墙体单元的高度时,将延伸部中的第二连接板与固定部的顶壁固定,并使第一连接板向背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一连接板能与室内屋顶的结构梁连接,将第一连接板与室内屋顶的结构梁连接后,实现延伸部的安装,延伸部安装完成后,于延伸部的空腔中浇筑混凝土,进而实现了装配式内隔墙的安装,提升了装配式内隔墙的适配性,提升了施工效率;第一连接板移动的过程中,卷轴随第一连接板移动,由于卷帘片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使得卷帘片的另一端被不断向外拉出,进而使卷帘片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之间始终形成一个空腔,卷帘片起到了模板的作用,便于第一连接板移动至能与室内屋顶的结构梁连接后,对延伸部中的空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减少了支模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向弹簧的一端抵紧于卷轴的外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柏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柏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保温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泥水在线监测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