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状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9429.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全俊成;王婼楠;吴亚琪;尚建勋;马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骏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F26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王义刚;赖庆梧 |
地址: | 201701 上海市青浦区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状远 红外 电热 蜂窝 模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由远红外发热层、芳纶蜂窝层和基材层从上到下依次粘合叠放并冷压构成,
远红外发热层,由饰面层、发热层和保温反射层依次叠放并热压构成;所述饰面层由耐磨层、装饰面层和红外发射层依次叠放并热压构成;所述发热层由上绝缘防护层、面状红外发热层和下绝缘防护层依次叠放并热压构成;所述保温反射层由上保温层、反射层和下保温层依次叠放并热压构成;
限温传感器和连接端子,所述限温传感器和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限温传感器设置在远红外发热层一侧长边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下表面;
芳纶蜂窝层,由芳纶纸蜂窝构成,设置有与限温传感器和连接端子大小一致的凹槽;
基材层,由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片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红外发热层的一组长边上对称的分别设置有两条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选自耐磨纸,优选为三氧化二铝耐磨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选自三聚氰胺浸渍装饰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层选自浸有红外发射材料的三聚氰胺浸渍纸,所述红外发射材料选自发射率高于80%以上的碳素材料、或红外发射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粉选自陶瓷红外发射粉、负离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红外发热层由面状电热材料构成,面状电热材料由碳素材料和面状基体材料复合而成,所述的碳素材料采用短切碳纤维、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所述的面状基体材料采用各种膜材料、无纺布类材料或纸质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防护层和下绝缘防护层以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片为基体,所述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片选自半固化片、环氧预浸料片、聚烯烃片、聚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以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片为基体,所述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片可采用半固化片、环氧预浸料片、聚烯烃片、聚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射层采用铝箔反射膜,所述铝箔反射膜上均匀分布有2-10mm直径的小孔。
10.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远红外发热层;
(2)制备芳纶蜂窝层;
(3)制备基材层;
(4)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下表面连接限温传感器和连接端子;
(5)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下表面和基材层上表面分别涂胶;
(6)将远红外发热层、芳纶蜂窝层和基材层从上到下依次粘合叠放形成地板模块胚体;
(7)将地板模块胚体送入冷压机中进行冷压定型形成地板模块;
(8)将冷压定型完成的地板模块进行修边处理得到远红外电热芳纶蜂窝地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骏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骏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4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