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的注射设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9691.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范雅婷;王小磊;张威;丁燕洁;赵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5/178;A61M5/31;A61M5/315;C08J3/075;C08L5/04;C08K3/26;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范文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蛇咬伤 急救 解毒 针剂 注射 设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的注射设备及其制备方法,注射设备包括吸杯、外针筒、外活塞、外活塞轴、外活塞柄、内针筒、针头、内活塞、内活塞杆和内活塞柄,所述外针筒的前端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吸杯的后端连通,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外针筒的内腔匹配滑动;解毒针剂包括海草酸钙水凝胶与金属有机框架;所述海草酸钙水凝胶由海藻酸钠(SA),碳酸钙,葡萄糖酸内酯(GDL)制备;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由2‑甲基咪唑和六水硝酸锌,N,N‑二甲基甲酰胺制备。本针剂弥补了血清等其他解毒产品的不足,可以延缓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近1h的时间,为患者得到专业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的注射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蛇咬伤是影响世界各地公众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00万人遭受蛇咬伤,其中近10万人死亡,约40万人永久毁容或致残,180万至270万人出现神经肌肉毒性,组织损伤,急性肾损伤等严重临床症状。现如今国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传统的抗蛇毒血清,虽然这些抗蛇毒免疫球蛋白对一些常见的蛇咬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这些生物蛋白制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受到严格限制,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并且国内符合标准的抗蛇毒血清生产公司少之又少,同时年产量较低,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的注射设备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集排毒,堵毒,解毒三大性能为一体的急救针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的注射设备,包括吸杯、外针筒、外活塞、外活塞轴、外活塞柄、内针筒、针头、内活塞、内活塞杆和内活塞柄,
所述外针筒为后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其前端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吸杯的后端连通,所述吸杯呈前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外针筒的内腔匹配滑动,所述外活塞轴呈环形结构,其前端与所述外活塞的后壁相连,其后端与所述外活塞柄连接;
所述外活塞的轴向设有用于所述内针筒穿过的通孔,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内针筒内腔配合滑动,所述内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内活塞的后壁轴向连接,其后端穿过所述外活塞柄后与所述内活塞柄相连;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内针筒的前端且与其内腔连通,所述内针筒的内腔中设有解毒针剂。
所述连接通道呈管状结构,其内径小于所述内针筒的外径,所述内针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吸杯的内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蛇咬伤急救的解毒针剂制备方法,包括海草酸钙水凝胶和金属有机框架ZIF-8,
所述海草酸钙水凝胶的合成步骤如下:
a)称重2.45g 2wt%海藻酸钠溶液(2g溶解于100mL ddH2O中);
b)加入0.05g 碳酸钙;
c)搅拌好后,加入10mg D-(+)-葡萄糖酸δ-内酯(GLD)搅拌10s;
所述金属有机框架ZIF-8的合成步骤如下:
①称量20mmol的Zn(NO3)2·6H2O和70mmol的2-甲基咪唑;
②将两者分别溶解于150mL甲醇(MeOH)中,形成两种透明溶液;
③将步骤②中的两种透明溶液混合;
④在室温下混合搅拌24 h后得到白色沉淀离心,甲醇洗涤多次,60℃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海草酸钙水凝胶可通过自身的特性起到封堵作用快速阻止血液向远端扩散,随后金属有机框架溶液长效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