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9797.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设沙管排盐 盐碱 土壤改良 方法 | ||
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它涉及一种盐碱土壤的物理排盐改良方法,属于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PVC渗水管和无纺布钢丝管这两大类暗管存在的管壁渗水孔黏土堵塞、环境污染、运输布设不方便以及造价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水平面纵横沙管埋设在盐碱土与沙土混合物中,水平面纵横沙管在水平面上正交,并与排盐沙管相交,排盐沙管穿透盐渍土壤与地下水层相交,地下水层与排盐井连通;所述水平面纵横沙管包括纵沙管、横沙管和正交点,其中纵沙管和横沙管正交于正交点,排盐沙管连接到正交点上。本方法它不仅解决了以往使用PVC渗水管、无纺布钢丝管的孔渗透堵塞现象,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而且对土壤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土壤的物理排盐改良方法,属于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土的总面积为0.991×108hm2,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7%。我国盐碱化耕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新疆地区,盐碱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0%以上,而在内蒙古地区,受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高达40%。我国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hm2,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我国农耕地中,高、中、低产田大约各占1/3,在后备可耕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受盐碱危害的中低产田的改造以及部分盐碱土地的开垦种植是增加粮食和纤维供给、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
土壤碱化是指土壤中的黏粒与钠离子结合并逐渐饱和的过程。土壤中弥散性的黏粒含量越高,土壤就越容易碱化。碱化土壤具有较低的渗透性能,限制了水或气体在土壤中的运动,影响了作物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取水分的能力。土壤的碱化过程一般伴随着盐化过程。土壤的含盐量一般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递减。除去自然因素外,土壤盐化主要是指在人类开垦或灌溉的活动下,抬高了地下水位,活化了地下水中的盐分,并在高强度的蒸腾作用下,将地下水中的盐分逐渐上移到耕作层中的盐化过程。土壤耕作层中的盐分越多,减小了作物根系内外部的水势差,降低了土壤中的水分的可利用率,影响了作物正常生长。另外,土壤中过多的钠、氯以及硫酸根等专性离子的存在,还会影响作物对其他营养离子的吸收,从而产生生理性毒害。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常年的降雨不足,很难淋洗掉在土壤中的盐分。因此,当地下水位高埋深较浅时,那么就要采用管道排盐技术,以达到灌水洗盐的目的。否则,排水不良将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最终将会引起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为了减少次生盐碱化危害,我国东营市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了减小明沟排碱措施带来的占用耕地、难成规模等问题。引进暗管排水系统,应用暗管排碱技术改良治理荒碱地和中低产田13万亩,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常用的暗管有PVC渗水管、无纺布钢丝管两大类。PVC渗水管是一种以PVC为材料的排水管,是在管壁加工螺纹状沟槽,槽底设渗水孔作为排盐管使用。然而,上述暗管存在着四项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由于在渗水的过程中黏土对管壁渗水孔造成堵塞,失去了排盐作用;二是由于上述暗管所使用的材料并非来自于土壤本身,因此大量的使用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三是上述暗管在运输和布设的过程中仍然不够方便;四是上述两种暗管造价较高,大量使用将花费大量的资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PVC渗水管和无纺布钢丝管这两大类暗管存在的管壁渗水孔黏土堵塞、环境污染、运输布设不方便以及造价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
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水平面纵横沙管埋设在盐碱土与沙土混合物中,水平面纵横沙管在水平面上正交,并与排盐沙管相交,排盐沙管穿透盐渍土壤与地下水层相交,地下水层与排盐井连通;
所述排盐沙管由上盖、下盖和侧皮组成,且内装有沙子;
水平面纵横沙管与排盐沙管采用正交式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