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及其涂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0007.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瑞军;马小斌;詹华;司彦龙;李振东;王亦奇;李碧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4/14 | 分类号: | C23C14/14;C23C14/32;C23C14/50;C23C14/54;G01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热电偶 保护 及其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对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得到表面洁净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
S200、将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密封并在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内部通入液氮;
S300、将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安装到旋转夹具上,并启动所述旋转夹具,所述旋转夹具带动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高速旋转;以及
S400、以非晶合金电极为材料,在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外表面进行微弧离子超声沉积,得到耐磨耐蚀防静电集聚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
其中,步骤S400进一步包括:
S401、将非晶合金电极安装在微弧离子超声沉积枪上;
S402、启动所述微弧离子超声沉积枪,并将所述非晶合金电极尖端接触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一端,所述非晶合金电极高频震动,与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形成微弧电场,通过微弧离子放电将非晶合金沉积到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表面,形成非晶合金涂层;
S403、所述微弧离子超声沉积枪带动所述非晶合金电极向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另一端匀速移动直至到达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端部,所述微弧离子超声沉积枪再带动所述非晶合金电极向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一端匀速反向移动;以及
S404、重复步骤S403,直至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非晶合金涂层达到要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为非晶合金涂层,所述非晶合金涂层包括锆、钛、镍、铜和铍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厚度为30~4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对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表面预处理为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的超声功率为1~2kW,超声波清洗的时间为10~2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端部螺纹处安装密封盖;
S202、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基体之间安装密封环;以及
S203、将进气管穿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内部连通,以在所述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内部通入液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口端安装有双向阀和压力表,用以控制通气流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弧离子超声沉积的电压为60~110V,振动频率为1~2kHz,放电电容为20~130μF及比沉积时间为1~5min/c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的转速为100~200rpm。
9.一种温控热电偶保护管,包括基体和包覆在所述基体表面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控热电偶保护管的涂层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0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