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耳椴木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0111.1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春;郑国伟;陈佳;张希;吴梅;古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9 | 代理人: | 谢乔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椴木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耳椴木高效栽培方法,包括预处理、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和采收步骤,具体包括:将椴木含水量调整为50%以上,截段,截断面涂抹10~30%的石灰水得到椴木载体;在椴木载体上按穴距12~20cm、行距5~10cm打盲孔,以金耳子实体与培养料相连的白色絮状物作为金耳椴木栽培种子进行接种,填充培养料,然后封口;将接种好的椴木载体堆放后进行发菌,发菌期间翻堆4~5次,控制温度为22~25℃,在椴木载体上出耳率达到20~40%时搬至出耳场地进行出菇;出菇期间控制出耳场地的郁闭度为0.3~0.6,空气湿度为80~90%;待金耳子实体成熟即进行采收。本发明栽培金耳周期短、出耳快,从接种到采收约需90‑120d,通常在2个月便进入出耳期,4个月进入盛产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耳椴木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耳(
金耳是一种食药兼具的大型名贵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价值。金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包含人体所需的 8 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子实体中还存在大量的矿质元素,除多种钙、钾等大量元素外,还含有部分少量元素,如铁、硒、锗等。特有的金耳多糖是金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抗肿瘤、防治高脂血症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且有研究报道称金耳还具有止咳、化痰、调气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要求的提高,金耳作为口感细滑、味道清香的食药两用的珍稀食用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野生金耳年产量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且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较高,因此,金耳成为了食用菌栽培产业中的亮点。经过十多年的驯化栽培,发展形成了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栽培模式。但由于在实际产生过程中,金耳菌种品质不好,参差不齐,很多伪劣无效的菌种经过栽培后,不能正常出菇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金耳子实体产量不够稳定,金耳工厂化栽培发展薄弱。
纯金耳菌丝无法生成子实体,须与毛韧革菌、扁韧革菌等革菌有寄生或部分共生关系,金耳和革菌菌丝比例呈一定规律且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子实体,否则培养基中只能形成菌丝或是长出革菌子实体,这是导致无效菌种、影响金耳子实体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培养料成分对金耳菌丝和革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大,金耳栽培所用的培养料需同时符合金耳和革菌菌丝生长条件,使得二者比例趋于稳定,才能形成金耳子实体。
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金耳人工栽培方法,为金耳大范围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耳椴木高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预处理、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和采收步骤,具体包括:
A、预处理:将椴木含水量调整为50%以上,截段,截断面涂抹10~30%的石灰水得到椴木载体;
B、接种:在椴木载体上按穴距12~20cm、行距5~10cm打盲孔,以金耳子实体与培养料相连的白色絮状物作为金耳椴木栽培种子进行接种,填充培养料,然后封口;
C、发菌:将接种好的椴木载体堆放后进行发菌,发菌期间翻堆4~5次,控制温度为22~25℃,在椴木载体上出耳率达到20~40%时搬至出耳场地进行出菇;
D、出菇管理:出菇期间控制出耳场地的郁闭度为0.3~0.6,空气湿度为80~90%;
E、采收:待金耳子实体成熟即进行采收。
本发明所述的金耳椴木高效栽培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 下一篇:铝制电机外壳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