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0530.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武世强;那艳玲;江崇旭;孙超;张春雷;马振海;李爱东;索晓明;刘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F24F13/24;F24F7/007;F16K1/22;F16K31/04;F16K31/44;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音 通风 功能 站台 | ||
本发明公开是关于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涉及站台门系统领域。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站台门顶箱上部横梁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消音风阀,消音风阀由上部固定板与土建梁通过锚栓连接;所述消音风阀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安装孔,通过锚栓与土建梁连接。通过在站台门上安装消音风阀,可以根据室外条件调节风阀启闭,进而实现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连通或隔离功能。当消音风阀打开利用列车活塞风为车站公共区通风时,多排消音阀片形成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可有效控制列车产生的噪音,当消音风阀关闭时,可将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完全隔离,控制活塞风对站台公共区的影响,多排消音阀片较单排阀片有更好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站台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各省市目前均有地铁开通,对于通风季较长,且车站公共区夏季需设置空调或冬季防止车站温度过低需隔离区间和公共区的地区,设置通风、封闭可转换的站台门有很大的节能意义。
当通风转换装置采用普通风阀时,叶片不仅不具备消音功能,在风阀打开状态下列车活塞风经过叶片时,还会产生二次噪音,与列车的噪音叠加后传入车站公共区,影响乘客候车体验。减少列车噪音可采用在站台轨行区壁面安装消音板的方式,但由于大量广告牌、区间电缆、接触网等设备管线的影响,可供安装消音板的区域有限,同时消音板在长时间活塞风冲击以及固定支撑部件锈蚀的影响下,掉落的风险很高,因此目前除列车及道床的减震降噪外,没有其它减小噪音的有效措施。如何实现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连通或隔离功能,又能极大减少漏风量及噪音,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既能实现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连通或隔离功能,又能极大减少漏风量及噪音,进而减少站台公共区温度波动及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及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该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站台门顶箱上部横梁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消音风阀,消音风阀由上部固定板与土建梁通过锚栓连接;
所述消音风阀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安装孔,通过锚栓与土建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风阀由阀体外框、消音阀片、执行机构、传动机构、装饰面板组成;消音阀片安装于阀体外框内,通过阀片轴与阀体外框连接,同时与传动机构连接,由电动执行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后消音阀片进行开关动作,装饰面板安装于阀体外框靠近站台公共区一侧,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
消音阀片通过电动执行机构连动传动机构做旋转运动,实现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连通或隔离;当消音风阀打开,利用列车活塞风为车站公共区通风时,多排消音阀片形成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有效控制列车产生的噪音;当消音风阀关闭时,将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完全隔离,控制活塞风对站台公共区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阀片由钢板制成,消音阀片的表面打孔,消音阀片的内部填塞消音材料,消音阀片的中间设置阀片轴,消音阀片间及消音阀片与阀体外框间设置密封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阀片布置有一排、两排或多排,布置两排以上时消音阀片时,采用错位布置或对称布置,用于消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由电机及齿轮箱组成,电机及齿轮箱设置于执行机构室,阀体宽度较小时,执行机构室设置于阀体一侧,阀体宽度较大时,执行机构室设置于阀体中部,电机及齿轮箱按消音阀片排数设置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组成,第一连杆与阀片轴或电机及齿轮箱的驱动轴固定,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通过活动轴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外框由内外钢板组成,内钢板只在消声段处设置并在其表面打孔,在内外钢板间填充消音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板采用百叶、孔板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