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1697.3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康喜唐;李鹏;拓雷锋;范晔锋;段政均;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0 | 分类号: | B21C23/00;B21C23/08;B21C25/02;B21C29/00;B21C43/00;B21D37/18;B21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高卫静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无缝钢管 挤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该方法采用卧式挤压机实施,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锻造坯料加工成原料管坯;步骤S2:对原料管坯进行加热与扩孔;步骤S3:对原料管坯进行高压水除鳞,按照倒角为45°并且原料管坯倒角侧与挤压模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挤压,得到荒管;步骤S4:对荒管进行固溶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挤压方法,使得镍基合金的无缝钢管得到批量生产,提高了成材率,降低其挤压镍基合金的突破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镍基合金不锈钢挤压无缝钢管主要运用在高温、高压与耐腐蚀与耐磨领域,由于合金变形温度比较窄,硬度比较高,高温变形比较困难,因此,目前还没有生产该类镍基合金不锈钢挤压无缝钢管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镍基合金管材的成形方法,一方面是采用斜轧穿孔的方法生产,另一方面是采用水压机挤压成形管材。这两种生产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第一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管材是在两向应力状态下成形,产品的力学性能和长度尺寸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管材由于受到设备的制约,目前只可以生产小规格的管材,但是成材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镍基合金的变形温度比较窄、热塑性差、硬度比较高、高温变形比较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该方法采用卧式挤压机实施,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锻造坯料加工成原料管坯;
步骤S2:对原料管坯进行加热与扩孔;
步骤S3:对原料管坯进行高压水除鳞,按照坯料一端倒角为20-45°并且原料管坯倒角侧与挤压模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挤压,得到荒管;
步骤S4:对荒管进行固溶处理。
可选地,在步骤S1中,原料管坯的内孔直径是30-100mm,外径是219-450mm。
可选地,步骤S2依次包括:环形炉加热、PP1感应炉加热、扩孔和PE2感应炉加热。
可选地,在环形炉加热中,环形炉加热段的温度是600-850℃,环形炉的出料温度是850-855℃。
可选地,在PP1感应炉加热中,加热段的温度是1130-1220℃,功率是250-500KW,电压是700-950V,加热频率是50-100HZ,电流是1500-2600A,加热时间是2-4min;保温段的电压是719-900V,功率是250-470KW,保温时间是1-3min。
可选地,在扩孔中,扩孔最大突破力是18MN,扩孔速度是204-280mm/s,扩孔时间是3-7s。
可选地,在PE2感应炉加热中,加热段的温度是1120-1180℃,功率是700-900KW,电压是800-1000V,加热频率是50-100HZ,电流是1500-2500A,加热时间是2-10min;保温段的电流是1020-1421A,频率是89-100HZ,电压是486-900V,功率是100-155KW,保温时间是1-6min。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挤压的最大突破力是30.2MN,挤压速度是160-260mm/s,挤压时间是2-8s。
可选地,在步骤S2的扩孔过程中和步骤S3的挤压过程中,采用玻璃粉进行润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镍基合金无缝钢管的挤压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挤压方法,使得镍基合金的无缝钢管得到批量生产,提高了成材率,降低其挤压镍基合金的突破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