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2898.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峻;姜富强;张书明;茅泽坤;苑勇贵;杨军;高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6 | 分类号: | G01V1/16;G01V1/18;G01V1/38;G01V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地震仪 垂直 方向 振幅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海底地震仪,建立垂直方向上的质量-弹簧-阻尼耦合模型;
步骤2:对步骤1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传递函数和垂直方向上的振幅;
步骤3:基于步骤2的振幅,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振幅响应模型;
步骤4:基于步骤3建立的振幅响应模型,分析提高系统响应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基于地震仪所受重力、地震仪所受浮力、地震仪所受地震波作用力、海水流动会产生附加质量、沉积层以及背景噪声作为六个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质量-弹簧-阻尼模型,所述附加质量表现为地震仪会带着周围的海水和沉积物一起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于六个因素的影响建立固-液分界面处带入海底地震仪后的动态平衡方程;
步骤2.2:通过步骤2.1的动态平衡方程推导传递函数G(s);
步骤2.3:通过步骤2.2的传递函数G(s)推导振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具体为,将六个因素的影响建立固-液分界面处放入海底地震仪后的动态平衡方程;
其中Mw为排开水的质量;Ms为排开沉积层的质量;为系统振动过程中附加水质量;为系统振动过程中附加沉积层质量;为整个系统的质量;D为等效阻尼系数;K为等效弹性系数;x为海底地震仪放入海底沉积层上时下沉的位移;za为海底在整体作用力下的位移;是指系统在海底环境下受的力的总和;Dx′为系统的阻尼力;Kx为系统受的弹力;为系统受到的重力;为系统受到的浮力;是指海底地震仪排开及一起运动的水和沉积物受到的整体作用力,放入海底地震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具体为,所述推导传递函数G(s):
式中Zb表示放入地震仪后的海底固-液分界面位移的拉氏变换;Za表示放入地震仪之前的海底固-液分界面位移的拉氏变换;ω是角频率;ω0为系统谐振角频率;i表示实数域;C为浮力因子;ζ为耦合系统阻尼比;公式(2)最终的结果代表的是地震仪随着海底固-液分界面的真实运动情况;只要与底部接触的面积不随OBS的运动而变化,公式(2)即成立;其中:
其中,和为静态平衡时对应的排开的水和沉积物的质量;ρs为沉积层的密度;ρw为海水的密度;S为立式圆柱形海底地震仪的上表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具体为,令W=ω/ω0,根据传递函数,相应的振幅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底地震仪垂直方向振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分析不同布设深度对振幅的影响,观察掩埋深度的变化与系统振幅的关系;
步骤3.2:分析不同参数的布设环境对振幅的影响,观察沉积层由软质到硬质的变化与系统振幅的关系;
步骤3.3:分析特定环境下地震仪外形对振幅的影响,观察圆柱形地震仪的高度变化与系统振幅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8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