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升降式系统的抗台风交通标志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3352.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邓正步;成萌;郑凯淘;张腾飞;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5 | 分类号: | E01F9/65;G01W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升降 系统 台风 交通标志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升降式系统的抗台风交通标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升降式系统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器、气象传感器、传动模块、交通标志牌;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所述气象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方式连接;
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交通标志所在地面;
所述气象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交通标志牌的顶部;
所述传动模块安装在所述交通标志牌的背部;
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移动轴套结构、轴承座结构、固定轴套结构;
所述的移动轴套结构与所述的轴承座结构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轴承座结构与所述的固定轴套结构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移动轴套结构与立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轴承座结构与立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轴套结构与立柱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轴承座结构与交通标志牌采用螺栓链接;
所述移动轴套结构内设置竖向轮;所述移动轴套结构内设置竖向步进电机;
所述竖向轮与所述步进电机采用键连接;
所述轴承座结构内设置横向轮;所述轴承座结构内设置横向步进电机;
所述横向轮与所述横向步进电机采用键连接;
所述轴套结构内设置竖向轮;
所述抗台风交通标志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交通标志所在地面布设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器,在交通标志牌顶部安装气象传感器,在交通标志牌背部安装传动模块;控制器通过气象传感器采集一定时间间隔内平均风速数据v、一定时间间隔内平均风向数据θ;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接受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信号,根据该信号进行交通标志牌的优化控制;
步骤2:若设计风速小于平均风速数据,则进一步根据最大正应力不等式约束、最大剪应力不等式约束、危险点应力不等式约束、总变形挠度不等式约束、标志牌旋转角度视认性约束、路侧护栏高度约束,以及极限状态下的可行性约束,以标志牌高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单纯形算法对标志牌角度、标志牌高度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标志牌角度、优化后标志牌高度;
步骤3:以优化后标志牌角度、优化后标志牌高度为目标,控制电机进行转动,带动标志牌进行升降、旋转至计算的高度、角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升降式系统的抗台风交通标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信号如下:
式中:State为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信号;
若State=0,表示高速公路关闭,标志牌失去功能性,可降低至地面,跳转至步骤3;
若State=1表示高速公路开放,需结合实时风速、风向对标志牌进行调整,进行步骤2;
θn为交通标志牌与道路垂线方向夹角的角度值;
hn为交通标志牌下边缘至地面的高度值;
hx为交通标志牌下边缘至地面的实时高度值;
步骤1所述平均风速数据v:过去一定时间间隔内采集的风速数据的平均值;
步骤1所述风向数据θ:过去一定时间间隔内采集的风向与道路垂线方向夹角的平均值
步骤1所述的平均风速数据v、风向数据θ通过有线方式从气象传感器传输至控制器;后文所述其他数据均为提前输入的默认参数;
步骤1所述设计风速V0:标志牌制作时设计的最大抵抗风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3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