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3419.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昂;申志刚;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22;H01Q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相控阵 雷达 天线 子阵面 集成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集成技术领域,包括通用支撑底座、子阵面连接框架、转接架、连接座,其中子阵面连接框架通过转接架与通用支撑底座连接,可绕转接架转轴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并锁紧固定在与地面成0°、90°、180°和270°位置,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通过连接座与子阵面连接框架固定为一体,可与子阵面连接框架一起绕转接架转轴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并锁紧固定在0°、90°、180°和270°四个位置,从而实现天线子阵面集成所需的姿态翻转和装配测量,能够实现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的支承固定、姿态翻转、测量和装配集成,提高了集成效率,并最大限度降低了天线子阵面的装配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集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是决定雷达卫星性能最重要、最复杂的子系统,由多个天线子阵面组成,在空间轨道上通过展开机构将折叠的天线子阵面展开,从而形成完整的雷达天线阵面。随着相控阵雷达天线技术的发展,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尺寸和重量越来越大,技术指标要求也不断提高。现有的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是基于工作台面和支承工装,由操作人员抓握把手和天线边框进行翻转,该方法操作方便、设备要求低,但是仅适用于尺寸小、重量轻的小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无法满足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的尺寸(3.5m×2.5m)和重量(250kg)要求。此外,随着天线技术指标的提高,对天线子阵面的平面度、指向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天线子阵面集成过程中对变形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可用于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的集成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及其装置,实现天线子阵面的支承固定、姿态翻转和装配测量,提高集成效率,并最大限度降低天线子阵面的装配变形,满足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的集成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星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面集成方法的具体集成步骤如下:
步骤一:调整天线子阵面集成通用支撑底座到合适尺寸,然后将子阵面连接框架1与通用支撑底座连接,并翻转至0°水平位置,用锁定销将子阵面连接框架锁定;
步骤二:将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水平装入子阵面连接框架内,通过子阵面连接框架上的四个水平固定连接座完成对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的支承,并通过垂直固定连接座对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进行定位,同时调整可调连接座的位置,使可调连接座的连接面与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的安装面贴合,并装入螺钉连接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上的螺纹安装孔,将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与子阵面连接框架固定为一体;
步骤三:拆下锁定销,旋转子阵面连接框架至90°垂直位置,重新装入锁定销锁定,测量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的平面度,检查天线子阵面碳纤维框架平面度是否满足指标要求以及变形趋势是否与装配前一致;
步骤四:旋转子阵面连接框架到0°水平位置并用锁定销锁定,从阵面中心开始,沿长度方向交替依次装入中间两列22块天线单元,并用相应紧固件紧固,然后翻转子阵面连接框架到180°水平位置并用锁定销锁定,同样从阵面中心开始,沿长度方向交替依次装入中间两列6块有源综合模块,并连接天线单元与有源综合模块的电缆组件及热控线缆;
步骤五:再次旋转子阵面连接框架到180°水平位置并用锁定销锁定,从阵面中心开始,沿长度方向交替依次装入剩余两列22块天线单元,并用相应紧固件紧固,然后翻转子阵面连接框架到180°水平位置并用锁定销锁定,同样从阵面中心开始,沿长度方向交替依次装入剩余两列6块有源综合模块,并连接天线单元与有源综合模块的电缆组件及热控线缆;
步骤六:分别旋转子阵面连接框架到90°和270°垂直位置并用锁定销锁定,完成其他高低频电缆组件及热控系统等单机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电节能控制状态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治芋疫病的生防菌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