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065.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葛乐;万文文;崔莉;杨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6;H02J3/48;H02J3/5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张明明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配电 系统 电压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Wasserstein距离建立源荷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概率集合;
步骤2,基于分布鲁棒机会约束建立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的电压优化模型,其中以最小网络损耗和最小电压偏差作为目标,从而设定目标函数;将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设定为机会约束;
通过上述建立的电压优化模型对柔性互联配电系统进行电压优化决策,其中模型的输入为源荷出力值,源荷出力值包括源荷预测值和源荷预测误差,模型输出则为各电压调控设备的动作决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优化模型分别在日前和日内两阶段对柔性互联配电系统进行优化,其中日前优化输出的是CB和OLTC的动作档位,而日内优化输出的柔性互联装置的出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p和PN分别为源荷预测误差的真实概率分布和经验概率分布,则PN与P之间的Wasserstein距离W(PN,P)=inf[∫d(ξN,ξ)∏(dξN,dξ)];根据Wasserstein距离构建Wasserstein球D={P|W(PN,P)≤r(N)},则D即为源荷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概率集合,其中ξ为随机变量,ξN为随机变量的第N个采样点,inf(~)为下确界函数,∏(~)为边界分布,d(ξN,ξ)=‖ξN-ξ‖为随机变量ξ与其采样点ξN之间的距离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机会约束条件为其中Pr为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不发生越限的概率,Ui,t为t时段节点i的电压,Pn,t为t时段支路n的有功功率,上标“~”表示此变量为随机变量,Ui,min和Ui,max分别为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Pn,max为支路n上功率的上限,1-ε为置信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电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为其中f1和f2分别为网络损耗最小和电压偏差最小的目标函数,In,t为t时段支路n的电流,rn为支路n的电阻,N为支路总数,M为节点总数,和分别为本模型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的最大值,α为权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