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羰基还原酶、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转化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4278.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鹏;钱源益;张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4 | 分类号: | C12N9/04;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P13/02;C12N1/16;C12R1/865;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羰基 还原酶 基因 含有 重组 表达 转化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羰基还原酶、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转化体及其应用,具体包括来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羰基还原酶,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表达转化体,以及利用该重组羰基还原酶或重组表达转化体作为催化剂催化(S)‑叔丁基(4‑氯‑3‑羰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羰基还原酶催化制备手性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具有工艺简单、产品光学纯度高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势,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羰基还原酶,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表达转化体,以及利用该重组羰基还原酶或重组表达转化体作为催化剂催化(S)-叔丁基(4-氯-3-羰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扎那韦是蛋白酶抑制剂(PI)类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像其他抗逆转录病毒一样,它可以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该药物是国际抗病毒协会-美国专家小组推荐的用于治疗成人HIV感染的常用抗HIV药物,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每日服用一次的药物,治疗两种不同类型的患者都有功效。其中阿扎那韦的中间体是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这是一个带两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环化后用于生产阿扎那韦。阿扎那韦的化学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997年,Chen等人描述了从受保护的氨基酸酯制备α-N-BOC-环氧化物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容易地大规模进行并且无需使用危险试剂,并且可以制备千克级别的α-N-BOC-环氧化物。该反应步骤中,其中间产物氯醇是通过氨基酸酯的两步化学法合成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在-78℃条件下进行(Tetrahedron Lett,1997,38(18):3175-3178)。2009年,Alanvert等人介绍了一种使用羰基还原酶生物催化还原α-卤代酮为相应的α-卤代醇的方法,并且其立体选择性较高。10g规模制备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反应21h,反应的转化率大于98.5%,de(2S,3R)>98.5%(Tetrahedron-Asymmetry,2009,20(21):2462-2466)。2019年,Wu等人对来自Novosphingobiumaromaticivorans的短链脱氢酶NaSDR进行了研究,其对底物氯酮表现出优异的立体选择性,但活性相对较低。于是对NaSDR活性口袋上的位点进行迭代饱和诱变(ISM),获得突变体muSDR(G141A/I195L)的催化效率显著提高,其对底物氯酮的kcat增加到4.11s-1,是WT(1.15s-1)的3.57倍。制备实验反应总体积500mL,底物氯酮浓度为150g/L,反应20h后,成功催化还原获得产物氯醇,de(2S,3R)99%,重结晶后产物的纯度为99.5%,产率为85.3%(获得氯醇64.6g)(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9,103(11):4417-4427)。
综上所述,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可以通过生物催化方法获得,催化效率高,非对映选择性优异。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羰基还原酶对合成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丁基-2-基)氨基甲酸酯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自动锁定的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