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装置和粒子加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328.X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崔爱军;窦玉玲;韩广文;朱志斌;杨誉;吕约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T1/29 | 分类号: | G01T1/29;H05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煌辉;张颖玲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粒子 加速器 | ||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箱,具有入射通道和出射通道,所述入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交叉;
检测组件,配置为吸收束流并形成与所述束流对应的束斑影像;
图像记录仪,配置为通过所述出射通道接收所述束斑影像;以及
测量部件,配置为测量所述检测组件吸收所述束流后形成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具有成像面,所述成像面配置为形成与所述束流对应的束斑影像,所述入射通道以及所述出射通道位于所述成像面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面与预设平面垂直,所述预设平面分别与所述入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出射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入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通道的中心轴线相交于所述检测组件的零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成像面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出射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成像面之间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电子吸收靶,电子吸收靶具有朝向所述入射通道一侧的凹槽;
荧光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成像面形成于所述荧光靶朝向所述入射通道的一侧;以及
压盖,位于所述荧光靶背离所述电子吸收靶的一侧,所述压盖配置为将荧光靶压向所述电子吸收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记录仪、所述检测组件以及所述绝缘箱围设成传播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箱具有遮光筒,所述出射通道贯穿所述遮光筒,所述图像记录仪具有镜头,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出射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箱包括第一绝缘壁和绝缘环,所述入射通道贯穿第一绝缘壁,所述第一绝缘壁连接在所述绝缘环沿所述入射通道的轴向的一端,检测组件连接在所述绝缘环沿所述入射通道的轴向的另一端,所述出射通道贯穿所述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壁、所述绝缘环、所述检测组件以及所述图像记录仪围设成所述传播区。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配置为调节所述图像记录仪的位置以使所述图像记录仪的中心轴线与检测组件的零刻度相交;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调节板,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出射通道的轴向;
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图像记录仪连接;
第二调节板,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为长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出射通道的轴向;以及
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绝缘箱连接。
10.一种粒子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速器主体,具有束流输出窗;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绝缘箱与所述加速器主体连接,所述入射通道位于所述束流输出窗所在的位置处以接收所述束流输出窗输出的束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3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