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压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957.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亚;孙信锁;靳朋刘;季万明;魏成;常娇龙;王学东;尹恒龙;黄亚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土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15/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压浆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压浆机,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压浆机构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控制器与压浆机构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压浆机构,用于对应采集压浆机构的注浆压力信息和注浆流速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注浆压力信息和注浆流速信息从而对应调整压浆机构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压浆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并且能够根据监控的结果对压浆机构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并且有效提高压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压浆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压浆技术逐渐被推广,在房建、桥梁、交通等领域的桩基工程中都有较多的应用。压浆是把水泥浆(水泥、水、外加剂搅拌而成)通过预埋的管道压入地基或桩(包括地连墙、锚碇、沉井等)底、桩侧土中,以挤密地基土或桩端沉渣,置换桩周泥皮并加强桩底桩侧土层,提高地基和桩的承载能力,在建筑、公路、铁路、港口、桥隧等工程中广泛应用。
现有压浆机在作业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人工实地观察现场施工情况,然后根据观察情况对压浆机进行手动操作,从而完成作业,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作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压浆机,以解决现有压浆机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压浆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压浆机构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控制器与压浆机构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压浆机构,用于对应采集压浆机构的注浆压力信息和注浆流速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注浆压力信息和注浆流速信息调整压浆机构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压浆机构包括注浆泵和压浆分配器,注浆泵与压浆分配器的入口连通,压浆分配器的多个出口用于对应向待注浆区域的桩位注浆,入口分别与多个出口对应连通,在注浆泵与多个出口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阀门,多个第一阀门与多个出口一一对应;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一阀门和注浆泵电连接,用于根据注浆压力信息和注浆流速信息分别调节多个第一阀门的开度和注浆泵的转速。
可选的,智能压浆机还包括设置于机架的制浆机构,制浆机构包括管路连通的制浆桶和储浆桶;制浆桶用于与上料机构连通,储浆桶与压浆机构连通,在制浆桶和储浆桶连通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位于储浆桶的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一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储浆桶内物料的重量信息,控制器与第一称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储浆桶内物料的重量信息控制第二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智能压浆机还包括与制浆桶连通的水箱,在水箱和制浆桶连通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阀门,控制系统还包括位于制浆桶的第二称重传感器,第二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制浆桶内物料的重量信息,控制器与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制浆桶内物料的重量信息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智能压浆机还包括设置于机架的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路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冷却泵,水箱与冷却泵的入口连通,冷却泵的出口与冷却管路的入口连通,冷却管路的出口与水箱连通,冷却管路分别与控制系统和压浆机构贴合设置。
可选的,智能压浆机还包括清洗机构,清洗机构与水箱连通。
可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压浆机构的定位装置和通讯装置,控制器分别与定位装置和通讯装置电连接,定位装置用于采集压浆机构的出口在待注浆区域的位置信息,控制器用于通过通讯装置与终端交互信息。
可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LED显示器,LED显示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土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土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