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出轴电驱动系统的负载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5726.3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杰;李鹏伟;王文山;郭麦萍;王军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驱动 系统 负载 模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输出轴电驱动系统的负载模拟方法,应用于负载模拟装置,负载模拟装置包括被试电驱动系统和加载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负载模拟参数;其中,负载模拟参数包括力矩载荷谱曲线参数和被试电驱动系统速度控制指令;根据负载模拟参数,控制被试电驱动系统与加载系统进行力矩闭环运行;其中,被试电驱动系统包括被试电机控制器、被试电机以及连接于被试电机控制器与被试电机之间的被试电机驱动器;加载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上位机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和被试电驱动系统连接,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分别与被试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连接。本申请能够根据需要精确施加任意大小的负载力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输出轴电驱动系统的负载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驱动技术的发展,多电或全电飞机技术已日益成为飞机的主流动力,飞机机电系统将采用电驱动系统替代现有的液压驱动系统。例如,大型飞机的反推系统开始采取电反推作动系统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压反推作动系统。具体来说,电反推作动系统是由电驱动系统和作动系统组成,作动系统分为左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和右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反推展开时,电驱动系统的双输出轴分别驱动左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和右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同步伸出,电驱动系统是电反推作动系统的关键组成,其特性决定了电反推系统的性能品质。为了验证电驱动系统的性能,需要有相应的验证平台。
目前,相对技术中采用电反推作动系统进行电驱动系统试验,即电驱动系统拖着真实的左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和右移动外罩作动子系统产品进行试验。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试验系统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无法精确控制负载大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输出轴电驱动系统的负载模拟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输出轴电驱动系统的负载模拟方法,应用于负载模拟装置,所述负载模拟装置包括被试电驱动系统和加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负载模拟参数;其中,所述负载模拟参数包括力矩载荷谱曲线参数和被试电驱动系统速度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负载模拟参数,控制所述被试电驱动系统与所述加载系统进行力矩闭环运行;
其中,所述被试电驱动系统包括被试电机控制器、被试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被试电机控制器与所述被试电机之间的被试电机驱动器;所述加载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和所述被试电驱动系统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加载子系统分别与所述被试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载子系统包括加载控制器、加载电机驱动器、加载电机、旋转变压器、弹性联轴器、转速扭矩传感器和刚性联轴器;
其中,所述刚性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被试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刚性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速扭矩传感器连接,且所述转速扭矩传感器又分别与所述加载控制器和所述弹性联轴器连接,所述加载控制器通过所述加载电机驱动器与所述加载电机的一端连接,并控制所述加载电机运行,所述加载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联轴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载控制器与所述加载电机之间还设置有旋转变压器,所述旋转变压器用于检测所述加载电机的转子位置。
优选的,每个所述加载子系统的转速扭矩传感器均与另一个所述加载子系统的加载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刚性联轴器通过花键与所述被试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载控制器接收力矩指令;其中,所述力矩指令是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力矩载荷谱曲线参数发送的指令;
所述被试电机控制器接收速度指令;其中,所述速度指令是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被试电驱动系统速度控制指令发送的指令。
优选的,所述被试电机控制器通过所述被试电机驱动器控制所述被试电机根据所述速度指令进行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