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污水絮凝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5964.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春;杨永林;尹成福;李向前;樊鹏;王其德;黄月琴;刘燕华;李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污水 絮凝 处理 系统 | ||
1.一种隧洞污水絮凝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槽(1)、设置于絮凝槽(1)上方的加药系统以及设置于絮凝槽(1)下方的三级沉淀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槽(1)为往复弯折状且隧洞污水入口侧高于隧洞污水出口侧;在所述絮凝槽(1)的内侧壁上还沿污水流向朝絮凝槽(1)中线处设有可活动的急变流挡板(11),所述急变流挡板(11)一端铰接与絮凝槽(1)内壁,另一端通过控制杆(12)与絮凝槽(1)外的横向动力杆(13)连接;所述横向动力杆(13)端部设有电动伸缩缸(14),所述横向动力杆(13)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絮凝槽(1)左右两侧的第一横向动力杆(131)及第二横向动力杆(132),位于左侧的第一横向动力杆(131)控制絮凝槽(1)内左侧壁上的急变流挡板(11),位于右侧的第二横向动力杆(132)控制絮凝槽(1)右侧壁上的急变流挡板(11),絮凝槽(1)内左右侧壁上的急变流挡板(11)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横向动力杆(131)及第二横向动力杆(132)分别由背向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缸(141)及第二电动伸缩缸(142)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电动伸缩缸(141)及第二电动伸缩缸(142)交替伸长、交替缩短,通过所述电动伸缩缸(14)调节急变流挡板(11)的开合度;在所述絮凝槽(1)的隧洞污水出口处的底板上设有方形开口(3),所述方形开口(3)上三面设有围挡(4),隧洞污水来侧的围挡为朝向隧洞污水来测的V形,背向污水来侧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方形开口(3)顶部向中心收拢,底部经由旋风管导向三级沉淀箱(2);三级沉淀箱(2)包括方形箱体(21),所述方形箱体(21)内部空间通过两块竖直隔板(22)分隔为三个沉淀池空间,两块竖直隔板(22)分别在左侧顶部及右侧顶部设有溢流口(23),在末端沉淀池侧壁上设有清水溢流管(24);在三个沉淀池内底部还设有排渣口(25);所述加药系统包括设置于絮凝槽(1)上隧洞污水入口处的流量计(15),还包括设置于絮凝槽(1)上方的加药平台(5),所述加药平台(5)上设有搅拌罐(51),搅拌罐(51)顶部设有配药装置,底部设有位于絮凝槽(1)上方的横向的加药管(52),加药管(52)横跨所述絮凝槽(1),所述加药管(52)上通过自动加药阀设有若干加药孔,所述加药孔正对絮凝槽(1);还包括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根据流量计(15)反馈的流量数据来控制自动加药阀开闭的时间长短、开合程度及开闭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9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