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及混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592.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胜亚灯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74 | 分类号: | F21V29/74;F21V17/12;F21V7/04;F21V7/06;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038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模组 方法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及混光方法,以达到散热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包括反射器和设于所述反射器上方的光源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导热臂,所述导热臂由光源组件的上方向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本发明设置的侧向散热,导热臂可以根据混光集成模组的形状和高度、宽度进行调节,使得导热臂能够侧向贴合混光集成模组,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且侧向设置的散热方式,散热空间大,空气流通性好,提高了散热效率,由于散热是影响光源组件寿命的最大因素,因此,散热效率的提升能够大大提高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高混光集成模组内部的其他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及混光方法
背景技术
LED台灯就是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台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是作为继白炽灯、荧光灯后的第三代照明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
光效率是衡量LED照明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LED的发光效率通常随着温度上升1℃减小约0.2%~1%。随着LED器件老化,发光效率随温度的衰减幅度可能高于此数据。在一些应用中,如汽车前照灯和紧凑的灯,它周围的环境温度可能是非常高的,并且散热片的大小是有限的,因热量问题导致发光效率下降将是严重的,会造成LED系统的光输出明显下降。
LED灯由于具有优越的节能性收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功率LED灯作为路灯等大型公共场合照明用灯已经有取代现有卤素类路灯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功率LED灯在使用时发热量也是相当高的,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会影响LED灯的照明以及导致LED灯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的甚至可导致LED灯被烧毁,因此对LED路灯散热性能的研究是LED路灯技术的关键。现有大功率LED路灯根据路外形、结构的设计,其散热方式也比较多,然而多数设计较为复杂且安装过程繁琐。
自九十年代LED白光被发现之后,它的发光效率快速增加,2010年突破100lm/W。它不需暖灯时间、反应速度快、体积小、用电量省、污染低、适合量产、可靠度高、且适用范围广,如交通号志、大型显示器或背光源、手机背光源、路灯照明等。LED也有其缺点需克服,输入LED的能量,大约20%会转换成光源,剩下80%都转成热能,产生热是很严重的问题。首先,温度升高时,发光强度会下降,而且寿命也会跟著下降。温度升高也会导致放射波长改变,产生色差,且伴随量子转换效率降低,导致发光强度就会下降,并且材料会膨胀,产品可靠性就会降低,使用年限也会降低。可知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灯具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且各个零部件之间位置关系固定,当出现故障时,检修和拆装都非常不方便,增加了各个环节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及混光方法,以达到散热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包括反射器和设于所述反射器上方的光源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导热臂,导热臂用于支撑光源,光源的供电线路沿导热臂延伸,所述导热臂由光源组件的上方向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所述反射器主要用于提高灯具的光的利用率。所述光源组件主要为主要的光源器件,起到发射均匀光束的作用。可以在光端组件上方设置光学功能件,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所述光学功能件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的光照功能,如实现不同的混光效果、调节配光角度实现更优的混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胜亚灯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胜亚灯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