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及抽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7188.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永;杨宁;雷海波;管晓明;姚再峰;刘泽亮;吕可;程林;王晓飞;杨晓东;杨文超;马川;孙伟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F17/00;E21F17/18;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宋元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地层 隧洞 深层 敞开 综合 降水 方法 抽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及抽水器,降水方法包括结合隧内降水和隧外降水井降水对暗挖隧洞进行综合降水;隧内降水包括在隧道底部斜向下打设抽水器,向掌子面喷射混凝土砂浆,洗管、试抽、抽降水;抽水完成后取出抽水器内各部件,并将管棚空腔填充密实;降水井降水包括在钻杆内穿设填料管,钻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提高钻头钻速,提高填料管抽水动力,抽出泥水冲刷下坍塌的泥沙,直至在降水井井底形成孔洞区,降低钻头转速;从填料管中放入降水管,然后一边提升填料管,一边通过填料管向降水井底输送滤料;通过降水管进行降水。本申请具有降水效率高、适用多种渗透性小、降水难度大的复合地层的降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水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及抽水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较为成熟的降水方法为地面降水井降水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真空降水井施工方法、多级降水井施工方法、地下连续墙封闭空间降水施工方法等技术,此多种方法更适用于设计降深不大、渗透系数较好、地层复杂程度低的明挖基坑降水施工工况;当需要降水的地层是由多层渗透性不相同的地层复合而成时,尤其是最下面几种地层渗透系数很小,不好降水,或者说降水难度大的特殊工况,上述降水方法降水效果欠佳。
此外,现有多种降水方法仅单纯的应用地表打设降水井及其衍生方法降水,对于暗挖隧洞降水工况难以达成系统性、高效性且经济的降水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及抽水器,具有降水效率高、适用多种渗透地层的降水的优点。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降水方法针对渗透系数小、降水难度大的复杂地层降水效果欠佳,且对暗挖隧洞降水难以达成系统性、高效降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抽水器,包括管棚,所述管棚的中下部开设有花孔,所述管棚内设置有抽水管和真空管,所述管棚的上端设有密封塞。
本发明一种抽水器,进一步的,所述管棚的顶进端设有未开设花孔段。
本发明一种抽水器,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的顶进端包裹有滤网,所述滤网翻包至抽水管的侧壁上。
本发明一种抽水器,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通过铁丝绑扎在抽水管上。
本发明一种抽水器,进一步的,所述管棚的上端安装有真空测压表。
本发明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隧内降水和隧外降水井降水对暗挖隧洞综合降水;
隧内降水包括在隧道底部斜向下打设多根抽水器,然后向掌子面喷射混凝土砂浆封闭壁面,封闭后向抽水器中注入清水洗管、试抽,随后正式进行抽降水;降水过程中,在隧道顶部打设超前小导管并注浆;当地层浸润线低于隧底设计降深时,取出抽水器内各部件,并将管棚空腔填充密实;
降水井降水包括在钻杆内穿设填料管,并利用钻杆进行钻孔开挖,开挖过程中通过填料管和泥浆系统抽换出泥沙,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向降水井井底加入一定体积的水,随后提高钻头钻速,搅动井底周围地层形成泥沙悬浊液,提高填料管抽水动力,抽出泥水冲刷下坍塌的泥沙,直至在降水井井底形成孔洞区,降低钻头转速;
从填料管中放入带有花孔的降水管,然后一边提升填料管,一边通过填料管向降水井底输送滤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扩挖井段完成,通过降水管进行降水。
本发明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进一步的,在多根抽水器上安装集水管路,集水管路包括多根与抽水器连通的支管以及用于与抽水设备连接的总管。
本发明富水复合地层暗挖隧洞深层敞开式综合降水方法,进一步的,将降水管的下端包裹双层纱网,并螺旋形缠绕钢丝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