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8620.9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永;田卓灵;苏醒;解文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0;A61L15/32;A61L15/20;A61L15/44;A61L15/46;A61L15/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胶 低温 注射 消炎 抗菌 粘性 凝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一种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水凝胶包括明胶、羟乙基脲和安石榴苷,采用一锅混合法,将羟乙基脲加入明胶水溶液中,利用明胶与羟乙基脲的氢键相互作用,阻止明胶在低温下自行形成氢键而自凝胶化,实现低温可注射;然后再加入安石榴苷,利用安石榴苷与明胶的强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主网络。该水凝胶作为多功能伤口粘合剂,在空气中粘接稳定,10分钟内粘接强度达45.77kPa,14天后粘接强度仍有40kPa。该水凝胶对伤口具有消炎抗菌和明显促愈合能力,实现粘接功能和生物功能一体化。该水凝胶封存于注射器或软管内,低温储存,直接用于手术粘接或黏膜修复,或涂膜于衬底,晾干后由医用酒精激发其粘性,作为日常擦伤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由医用酒精激发其粘性的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许多新兴生物医用材料被用于伤口粘接或创面保护,包括多孔海绵、静电纺丝膜、生物薄膜、水凝胶等,考虑到生物相容性能,其中大多为明胶基底。
基于制剂成品样式影响,上述材料除水凝胶外,均不具备可注射性能,无法应用于微创或无创手术,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是,明胶基水凝胶往往需要低温保存,运输成本高,且其在低温下会自成氢键形成凝胶,应用时还需要升温恢复其可注射性能,增加时间成本。
除此之外,上述材料均难以实现伤口敷料的生物功能与粘接性能的有机统一,常需借用纱布或粘性涂料实现与伤口的粘接,增加操作难度。
另外,明胶基的材料极易长菌,因此需要赋予材料抗菌能力。伤口或创面往往伴随炎症反应,因此赋予材料消炎能力有利于促进受伤组织的自修复。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能够适应日常生活,方便加工运输,且可实现体内体外多样式商品化的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包括明胶、羟乙基脲和安石榴苷,其中:采用一锅混合法,将羟乙基脲加入明胶水溶液中,利用明胶与羟乙基脲的氢键相互作用,实现低温可注射;然后再加入安石榴苷,利用安石榴苷与明胶的强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主网络,得到由医用酒精激发粘性的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
上述方案中,所述明胶与羟乙基脲的氢键相互作用,使羟乙基脲与明胶紧密结合,阻止明胶在低温下自行形成氢键而自凝胶化,实现低温可注射;所述羟乙基脲与明胶紧密结合后,在该水凝胶中的质量分数为5%~16%。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网络由明胶和安石榴苷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明胶质量分数为2.5%,安石榴苷质量分数为50%~61%,两者均提供粘性。
为达到上述另一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混合法,包括:取一定量的明胶水溶液,向该明胶水溶液中加入羟乙基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安石榴苷,充分搅拌后制得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
上述方案中,所述取一定量的明胶水溶液,是取0.5~1mL的2~15%明胶水溶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该明胶水溶液中加入羟乙基脲,是向该明胶水溶液中加入0.15~0.3g羟乙基脲,羟乙基脲与明胶充分结合后,阻止明胶在低温下自行形成氢键而自凝胶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入安石榴苷,是加入过量的安石榴苷,使安石榴苷与羟乙基脲充分竞争,进而使安石榴苷与明胶结合形成主网络。所述安石榴苷的质量为0.95~1.2g。
为达到上述再一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明胶基低温注射消炎抗菌粘性水凝胶在医疗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