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8769.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之光;何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宝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H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至***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反射率 导电 液晶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制膜用混合溶液,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0%~70%的水、10%~20%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5%~15%的活性剂、0%~10%的甲醇、0%~10%的乙二醇和0.1%~1%的聚噻吩类树脂;步骤二、清洗液晶面板;步骤三、将步骤一所配置的混合溶液均匀涂布在步骤二清洗后的液晶面板的上基板玻璃表面;步骤四、将涂布完混合溶液的液晶面板烘干,将混合溶液中可挥发的成分蒸发,剩余部分在液晶面板上形成一层具有低反射率的导电膜。根据该方法制备的液晶显示面板能够降低液晶面板的反射率,也能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领域,以医疗为代表的工控领域,以汽车为代表的车载领域。以汽车行业为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液晶仪表、液晶中控面板、液晶流媒体后视镜和液晶车载娱乐系统已经纳入汽车的必选部件清单之中。车载领域对液晶版面的要求非常高,具体体现在可靠性、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液晶面板安全方面主要体现在光线干扰,具体是指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外界光线照射到车内,并通过液晶仪表、液晶中控面板和液晶流媒体后视镜等反射到驾驶者眼中,干扰驾驶者的视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降低液晶面板对光线的反射,行业内目前主要通过在液晶面板外管板增加一层减反射膜来分散光线,以达到减少反射光的目的。抗反射膜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清晰度低、透过率低,有色差和寿命低等缺点。另外,液晶面板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如不及时将释放静电会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状态,造成花屏、不显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领域的低反射率导电膜液晶面板,既能降低液晶面板的反射率,也能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用于降低液晶面板的反射率,并起到抗静电的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包括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上基板玻璃内侧安装有彩色滤光片,下基板玻璃内侧安装有像素阵列,所述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之间填充有液晶,液晶的四周通过框胶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玻璃上覆有低反射率导电膜,所述低反射率导电膜由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0%~70%的水、10%~20%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5%~15%的活性剂、0%~10%的甲醇、0%~10%的乙二醇和0.1%~1%的聚噻吩类树脂混合涂布后烘干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低反射率导电膜厚度为100nm~1000nm,表面电阻为100Ω/cm2~5000Ω/cm2。
进一步的,所述低反射率导电膜在550nm光线下的反射率为0.1%~1.0%、透过率为96%~99%、折射率为1.4~1.6、显示颜色色差为-0.005~+0.005。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经过薄化处理,薄化后的厚度为0.1mm~0.4mm。
一种制备带有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液晶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制膜用混合溶液,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0%~70%的水、10%~20%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5%~15%的活性剂、0%~10%的甲醇、0%~10%的乙二醇和0.1%~1%的聚噻吩类树脂;
步骤二、清洗液晶面板;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配置的混合溶液均匀涂布在步骤二清洗后的液晶面板的上基板玻璃表面;
步骤四、将涂布完混合溶液的液晶面板烘干,将混合溶液中可挥发的成分蒸发,剩余部分在液晶面板上形成一层具有低反射率的导电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宝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宝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