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9209.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可;刘文超;洪勇琦;谭惠芬;潘巧明;郑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10;B01D69/02;B01D61/02;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成荣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其中,所述水相溶液中包括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第一单体,所述油相溶液中包括有亲油性离子液体和第二单体;提供支撑膜,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支撑膜的表面,再经热处理得到反渗透膜;其中,所述第一单体与所述第二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而在所述支撑膜的表面形成致密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增加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同时使反渗透膜保持高的截留率,使反渗透膜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传统反渗透膜的制备过程中,通常会在油相中添加酯类增塑剂来增加致密层的分子链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反渗透膜的水通量。但是,由于酯类增塑剂具有大量亲核基团,增塑作用过强,会使得致密层的分子链之间的距离增加过大,导致致密层过于疏松,降低了反渗透膜的截留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增加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同时使反渗透膜保持高的截留率,使反渗透膜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其中,所述水相溶液中包括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第一单体,所述油相溶液中包括有亲油性离子液体和第二单体;
提供支撑膜,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支撑膜的表面,再经热处理得到反渗透膜;其中,所述第一单体与所述第二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而在所述支撑膜的表面形成致密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油性离子液体在异构烷烃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0.01g/100g异构烷烃溶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油性离子液体包括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1-丁基-4-甲基吡啶四氟硼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碳链长度为1-16的烃基。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辛酸钠、草酸钠、樟脑磺酸钠或柠檬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油性离子液体在所述油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1%-0.1%;
及/或,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1%。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支撑膜的表面的步骤中,所述亲油性离子液体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10-1:15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体包括多元胺,所述第二单体包括芳香族多元酰氯,所述水相溶液中还包括吸酸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膜的材料包括聚砜、聚丙烯或聚丙烯腈中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反渗透膜还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层叠设置于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致密层的表面上。
一种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由如上述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如上述的反渗透膜在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一种净水机,包括如上述的反渗透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密层的厚度为10nm-200nm。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反渗透膜和高压泵。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密层的厚度为200nm-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